|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安徽精神”讨论活动启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安徽精神”讨论活动启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4/23 9:34: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凝聚发展力量 建设美好安徽

“安徽精神”讨论活动启动

  记者从省文明办获悉,我省从今日起在全省范围开展“安徽精神”讨论活动,从不同侧面深入挖掘安徽精神内涵,彰显安徽历史文化底蕴,引导广大干群自我教育、相互砥砺,凝聚起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厚重的安徽,从不缺少精神的支撑。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大包干精神、黄山松精神、王家坝精神等,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展示了江淮儿女敢为人先、开放图强的精神风貌,谱写出文明进步的华彩篇章,激励无数人奋勇前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省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要求,广泛开展新时期“安徽精神”讨论活动,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安徽发展呼唤“安徽精神”。当前,全省人民正以坚定步伐踏上美好安徽建设的新征程,经济风骨不断强健之时,精神血脉也日益充盈。

  我省各市纷纷提炼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这些“城市精神”凝结着每座城市的思想灵魂,彰显着每座城市的特色风貌,引领着每座城市的未来发展。省文明委要求,开展“安徽精神”讨论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充分运用新闻媒体以及单位网站、内刊、简报、宣传栏等阵地,有计划、有声势、有深度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深入开展挖掘、提炼和弘扬城市精神、机关精神、行业精神、企业精神活动,形成对“安徽精神”的有力支撑。要把“安徽精神”讨论活动与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及好人评选、志愿服务、“学雷锋、做好人,改陋习、提素质”、“做文明安徽人”等道德实践和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实践过程变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据了解,此次“安徽精神”讨论活动到6月下旬结束。为充分汇聚民智,调动各界群众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省文明办开展“我谈安徽精神”征文活动。征文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以积淀厚重的安徽历史文化为底蕴,结合自身所感所悟,就挖掘“安徽精神”说体会、提想法、谈见解。来稿发送电子邮箱:ahjszw@126.com,稿件择优在安徽日报、《江淮》杂志、中国文明网·安徽分站等媒体刊登。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文稿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获奖征文给予奖励,并适时结集出版。(中安在线 记者 张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