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以5G工厂建设为引擎,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数字答卷”。从煤电行业的率先探索到制造业的全面开花,淮南的5G实践不仅展现了技术赋能产业的巨大潜力,更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我市通过“专门力量+专项政策+专班服务”的推进机制,先后出台《“数字淮南”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以最高50万元奖补激励企业开展5G内网改造,累计兑现资金超8000万元。同时,强化人才、技术、金融多元赋能,推动校企共建“数字工匠”培养体系,建成全省唯一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并通过“投贷担保补”等金融组合,支持企业实现融资30余亿元用于数字化转型。政策的系统性布局,为5G工厂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2023年煤电领域的“破冰”,到2024年制造业、民营企业的突破,再到2025年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8大领域的规模化落地,淮南的5G工厂建设呈现出清晰的阶梯式发展路径。埃夫利舍5G工厂建设以来,公司能耗降低约20%;中安联合依托“5G+人工智能”缩短交货时间25%……这些案例表明,5G已从“样板间”走向“生产线”,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针对中小企业自动化基础薄弱的问题,淮南以“场景赋能”破局,通过运营商与服务商协同设计,为企业量身定制5G应用方案。富华服饰不仅通过5G内网改造实现了智能吊挂与自动入库,更构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全流程管理。这种“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思路,让5G技术真正契合企业需求,推动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
5G工厂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我市通过“点、线、面”统筹推进,建成4家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推动442家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园区赋能企业、企业反哺集群”的良性循环。随着算力规模持续扩大、5G基站持续扩容,我市正以5G为基,绘制“数字淮南”的宏伟蓝图。
从传统煤电之城到“智造”新高地,淮南用实践证明了5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飞跃,更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这座老工业城市正以“数字之火”点燃转型引擎,奔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张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