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从“多头跑”到“进一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从“多头跑”到“进一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8 8:57: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潘集区劳动争议全链条服务降低维权成本

(记者 廖凌云)近日,潘集区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中心通过跨部门联动,成功化解了一起困扰职工多年的退休手续难题,标志着该区首创的“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取得实效,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范本。

10月底,泥河镇某企业职工老李因无法办理退休手续,焦急地走进潘集区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中心求助。中心迅速启动联动机制,由区工会牵头,联合区综治中心、区税务局、区人社局、区法院及泥河镇政府等多方代表召开现场调解会。经过深入研讨,各方创新采用信息关联方式,最终帮助老李缴清历史欠费,扫清了退休障碍。

老李案例的背后,是潘集区构建的“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人社+综治中心”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作为市总工会2025年试点建设单位,该中心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了集法律援助、调解、仲裁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阵地,实现了劳动争议“商、调、裁、诉、援、执”全链条服务,推动职工维权从“多头跑”向“进一门”转变,从“长时间”向“快速办”升级,成为维权服务的“终点站”。

据悉,自今年10月挂牌运行以来,该中心已成功调解2起劳动纠纷案件,通过早期干预、局部化解、萌芽处理,显著降低了职工维权成本与社会治理成本。这一实践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六尺巷工作法”在工会领域的生动演绎,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多赢目标,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了新动力。

潘集区的探索,是工会力量主动融入地方治理体系的缩影。通过机制创新与部门协同,将职工的“烦心事”化解在基层,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为全市推广职工法律一站式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潘集样本”。目前,市总工会已选取4个县区开展同类试点,推动劳动争议“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持续织密职工权益保障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