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向美而行 乡村蝶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向美而行 乡村蝶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1 8:40:0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向美而行 乡村蝶变
——田家庵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综述

近年来,田家庵区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通过系统化布局、项目化推进、多元化投入,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区28个行政村中,已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9个、精品示范村2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的基础。田家庵区着力在发展壮大农村产业上下功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

在史院乡史院村,村党支部近年来带领村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党组织+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流转410亩土地打造莲藕种植示范基地,引进高产优质莲藕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还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

“基地采用生态种植模式,藕塘水质好,种出来的藕又白又脆,很受市场欢迎,已与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商超建立稳定合作。”村党支部书记杨业强介绍,后续将谋划深加工链条,推出藕粉、藕带、藕汁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史院村的实践是田家庵区产业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该区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培育出曹庵草莓、史院甜瓜、尹祠蜜薯、石头埠萝卜等众多特色品牌,形成“土特产”集群,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释放乡村的活力。

田家庵区积极筹措资金,坚持多元投入,确保和美乡村各项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资金保障上,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农村供水提升保障工程资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融资贷款等资金,形成“财政+社会+金融”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类建设资金1.5亿元,其中金融、社会资本占比达26%以上,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破解了资金瓶颈难题。在推进机制上,将精品示范村项目纳入区政府重点项目,由区主要负责人统一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同时,实施“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培育计划”,每年培育1个后备示范村、2个中心村,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形成“储备一批、成长一批、示范一批”的良性循环。

和美乡村建设中,田家庵区将环境治理和建立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2021年以来,该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区级每年投入人居环境整治经费56万元,用于提升28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110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5%,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走进安成镇连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画卷。整洁的村道、葱郁的绿植、完善的文体设施、精美的文化墙……近年来,连岗村结合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乡村面貌日新月异。该村创新推出“五大振兴”积分体系,细化42项正向积分标准、设置17项负面清单,并借助“为村耕耘者-村级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实现积分管理线上化操作,村民可以实时查询积分变动情况,便捷地进行积分兑换,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乡村治理的热情,引导村民自觉做文明乡风的践行者。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下一步,田家庵区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成果,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推动产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优化人居环境,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让和美乡村的图景在田家庵大地上更加绚烂。

(通讯员 吴喆敏 记者 李东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