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舜耕山脚畔,一座极具现代感的银白色建筑熠熠生辉,这便是即将揭幕的淮南科技馆。日前,记者走进展馆,馆内各展厅的展品设备已基本安装就绪,技术人员们正进行着最后的精细调试,预示着淮南市民即将迎来一座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科普殿堂。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科学技术协会积极响应,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加快推进淮南科技馆建设这一重要民生实事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公众、推动创新的实际成效。目前,淮南科技馆已进入开馆前的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开放。
总建筑面积达16537平方米的淮南科技馆,规模宏大、内涵丰富。6大常设展厅、311件展品,共同构建了一个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科普世界。这里不仅注重场景化设计、让观众身临其境,更通过实体与数字技术的巧妙结合,增强了互动体验,使深奥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尤为重要的是,馆方秉持“展教结合”理念,许多展项本身就是生动的教具,旨在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的兴趣。
当天,记者步入展馆,前沿科技与互动乐趣扑面而来。一楼聚焦“传承经典科学”,设有两大核心展厅:一是专为3-12岁儿童打造的“好奇乐园”,通过丛林奇遇、欢乐水世界等场景化设计,让儿童在玩乐中激发好奇心;二是“万物之理”展厅,以基础科学为核心,巧妙融入《淮南子》文化元素,系统呈现数、力、声、光、电等领域知识,让青少年在互动体验中学习自然规律与科学原理。
走上二楼,这里四个特色展厅紧紧围绕“创新引领发展”设置。一是“自然之道”展区,呈现湿地保护与生命科学知识,彰显地方生态价值;二是“公共安全”展区,通过实景体验直观传授安全防护技能;三是“能源科技”展区,紧扣淮南“能源兴城”发展脉络,展现从煤炭开采到新能源应用的产业转型历程;四是“创新前沿”展区,展品涵盖人工智能、航天航空、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为公众提供沉浸式高科技体验。
参观过程中,独具匠心的“淮南元素”随处可见。《淮南子》的哲学思想、煤电的现代应用……这些深深植根于本土的文化符号与科技展项水乳交融,真正实现了“馆在淮南里,淮南在馆中”,让科普工作充满了地方辨识度与文化温度。
“淮南科技馆的核心使命,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市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淮南科技馆建成开放为契机,把其打造成为城市科学文化传播的核心窗口和文旅新地标。通过特色化展陈与多元化服务,为公众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科普体验,为淮南城市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记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