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水运项目建设、安全环保、绿色智能和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全市水运事业持续稳健发展。进入四季度,该中心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重点破难题、压实责任抓落实,全力冲刺打好全年收官战。
前三季度,全市水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已达91%,港口吞吐量完成计划任务88%,提前完成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撤并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淮南水运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市在建港口项目共8个,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55亿元,已完成投资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的91%。该中心召开港口建设推进会11次,加强每月调度和现场跟踪指导,有序推进淮南港陶圩、寿县新桥、淮河凤台新港综合码头和江淮枢纽港何台作业区等水运项目建设;推进淮南港总体规划修订,并按有关意见修改完善报省政府审批;结合水运发展实际,配合做好“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狠抓水上安全环保工作。找准职能定位,统筹船、港、企、人等安全生产主体因素,加强港口企业、渡口及涉水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和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安全管理;撤并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共撤销渡口23道、合并减少渡口1道,现保留渡口47道;抓好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和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严格落实12395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水运行业安全稳定;强化港口码头堆场扬尘治理,推行进港船舶必须先交污染物后安排装卸泊作业的管理制度,污染物接收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
推动绿色智能水运建设。有序推进渡船渡口智能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和淮南市渡运信息化(渡口监控)管理系统项目,已完成10艘渡船和8道渡口的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协助推进淮河航道信息化,建设智慧航道图、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感知应用采集、传输网络、系统平台,已建设3处智慧航道信息化管理监控中心;提前完成全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任务,拆解船舶共142艘。
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工作模式,通过网上办、预约办、延时办等方式,前移审批事项,提升群众满意度,共办结各类海事港航政务服务许可事项4410项,满意率达100%;积极申报“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工作,目前已开展页面测试并进行试运行;持续提升内河船员培考质量,受理办结船员各类培训申请61期次,参培船员848人次,举办9期内河船员基本安全考试,参加考试报名328人次,考试合格率95%;全面履行船舶法定检验职能,实行提前一周预报检制度,共执行船舶检验1643艘次,完成渔船检验119艘。
(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