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水运发展进入快车道 锚定“十四五”圆满收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水运发展进入快车道 锚定“十四五”圆满收官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1 8:58:3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水运项目建设、安全环保、绿色智能和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全市水运事业持续稳健发展。进入四季度,该中心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对标对表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重点破难题、压实责任抓落实,全力冲刺打好全年收官战。

前三季度,全市水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已达91%,港口吞吐量完成计划任务88%,提前完成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撤并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淮南水运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

推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全市在建港口项目共8个,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5.55亿元,已完成投资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比例的91%。该中心召开港口建设推进会11次,加强每月调度和现场跟踪指导,有序推进淮南港陶圩、寿县新桥、淮河凤台新港综合码头和江淮枢纽港何台作业区等水运项目建设;推进淮南港总体规划修订,并按有关意见修改完善报省政府审批;结合水运发展实际,配合做好“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狠抓水上安全环保工作。找准职能定位,统筹船、港、企、人等安全生产主体因素,加强港口企业、渡口及涉水工程建设安全监管和重点领域、重要时段安全管理;撤并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共撤销渡口23道、合并减少渡口1道,现保留渡口47道;抓好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和应急物资储备调度,严格落实12395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水运行业安全稳定;强化港口码头堆场扬尘治理,推行进港船舶必须先交污染物后安排装卸泊作业的管理制度,污染物接收实现全过程电子联单闭环管理。

推动绿色智能水运建设。有序推进渡船渡口智能监控系统推广应用工作和淮南市渡运信息化(渡口监控)管理系统项目,已完成10艘渡船和8道渡口的视频监控设施建设;协助推进淮河航道信息化,建设智慧航道图、信息化管理中心、信息化感知应用采集、传输网络、系统平台,已建设3处智慧航道信息化管理监控中心;提前完成全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任务,拆解船舶共142艘。

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工作模式,通过网上办、预约办、延时办等方式,前移审批事项,提升群众满意度,共办结各类海事港航政务服务许可事项4410项,满意率达100%;积极申报“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工作,目前已开展页面测试并进行试运行;持续提升内河船员培考质量,受理办结船员各类培训申请61期次,参培船员848人次,举办9期内河船员基本安全考试,参加考试报名328人次,考试合格率95%;全面履行船舶法定检验职能,实行提前一周预报检制度,共执行船舶检验1643艘次,完成渔船检验119艘。

(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波)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