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有个从军梦,虽未成真,但却梦伴至今,欣然不已。我的从军梦,是从我的叔叔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叔叔参军离家前的晚上,我在叔叔的怀里美美地睡了一觉。天亮后,叔叔给我穿衣,逗着我玩,叔叔的喜悦情态至今难忘。早饭刚罢,家门前燃响了鞭炮,唢呐锣鼓齐鸣,叔叔胸前戴着大红花,骑上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在乡亲们的欢送中离开了家。我高兴的手舞足蹈,跑前跑后,心儿也随着叔叔去了远方。从此,我家的门楣挂上了“军属光荣”的红匾额,还经常收到叔叔的来信。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免费信件”的三角形邮戳、部队驻地和番号,令我们全家人感到无比亲切和自豪。我立志长大了要像叔叔一样去当兵。
五岁那年的冬天,我随爷爷去部队看叔叔,我第一次乘坐了火车、轮船,跨过了淮河、长江,走进了火热的军营。部队的一切让我感到无比新鲜和兴奋。时而登上叔叔开的卡车驾驶室按喇叭,转脸又去摸摸被擦的铮亮的枪,叔叔的战友们不时亲切地喊我“小鬼”,逗我玩耍,真是快乐。训练场上斩钉截铁的口令、干脆利索的动作和那每餐开饭时饭堂前排队唱歌的阵势,气冲霄汉,让我热血沸腾。回到村子里,我把部队的见闻和感受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小伙伴们听,望着他们入迷的神态和羡慕的目光,我俨然有了军属的光荣和军人般的感觉。
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赶上了文革时期,很快许多中学生成了“红卫兵”。年幼儿的我虽然不知道红卫兵是干啥的,但因为他们戴的红袖章上有个“兵”字,加之时而还有不少红卫兵穿着绿军装,自己就认为他们是很快可能成为军人的人,很是羡慕他们和他们穿的绿军装。由于年纪小,参加不了红卫兵,却也高兴地挂上了红小兵的胸牌,并还曾把一位同学经其哥哥同意带到学校的军帽借戴了一个中午。母亲知道我的心愿,竟想方设法弄了块白布染成了军绿色,请人缝纫一件上衣军装,因布料不充裕,为了节省两个口袋,做了一件战士服,让我美的不得了,仿若参了军般地快乐。
因为有从军梦,学唱军歌、听革命战斗故事成了我的最爱。渐渐地我还学着用纸张、泥巴、木头和铁条等材料制作成手枪的形状,涂上铅笔粉末等颜料,挺逼真的。把手枪别在腰里,经常与小伙伴们组织几次战斗,冲锋厮杀一番,一旦获胜,欢呼雀跃,好一派军人气概,很是过瘾。有时晚上常常与小伙伴们跑很远的路去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偶尔跑趟空,也无怨无悔,还美其名曰看了场《战斗英雄白跑路》。随着渐渐长大,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成为我心中的一座座丰碑。知道了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军队,是一所革命的大熔炉、大学校。是男儿就应该从军报国。我的从军梦想与日俱增,但由于各种机缘的不巧,我多次与参军入伍失之交臂。
虽然我没能成为一名军人,但曾经的从军梦却像一朵在我心中盛开的的莲花,神圣而芬芳。在后来的岁月里,学军、爱军、拥军成为我由衷的情感和自觉习惯。我参加了基层的民兵组织,摸到了真枪,接触了队列、步伐和射击;我从村里的老八路军战士那里学会了打背包,知道了自扛枪那天起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听党指挥,永往直前;我从当兵的亲友那学到了部队的纪律作风和常识要求;我支持两位弟弟入伍当兵,我与妻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让他们安心在部队服役,并教育和勉励他们立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参加工作其间,凡是涉及到部队建设和拥军的事,都能勇于担当,主动履职。有条件的尽快办,条件暂不具备的创造条件也要尽力办。与部队的同志和转业到地方的同志合作共事,我总是多几分尊崇和理解,总是能注重发现他们在部队训练有素的作风特点,学习他们的长处,较好地形成合力完成任务。由于有从军梦,每当谈起军队、军人和军事,总会兴趣盎然;平时工作中习惯于部队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日常为人处事奉守坦率真诚的情怀。在不知不觉中,不少初识的同志常常认为我曾经是军人,许多当过兵的同志常常把我当成战友、朋友和兄弟。从这个情感层面上来说,此生虽未从军,但因拥有从军梦,我的生活丰富了不少,我的人生踏实了许多。
军队是国家久安的长城,是人民幸福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强调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军队。全国为之振奋,全军士气高昂,我的从军梦也依然美好如初,绚丽而飞扬!
(苏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