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普法入心“后进”变“示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普法入心“后进”变“示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7/18 9:34: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潘集区泥河镇后湖村地涉采煤区,社会矛盾复杂,治安事件频发,曾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如今,这里连续多年无刑事案件发生,无集体上访,村民邻里和睦。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生态村”等称号。后湖村党总支书记李传富表示,从“后进村”变身“先进村”“示范村”,民主法治建设功不可没。

漫步后湖村的法治文化园,淮南子与法、普法使者“豆娃”等雕塑引人注目,各类法治宣传牌排列有序、相互呼应,图文并茂的普法漫画、法治小故事、名言警句、新法速递、典型案例等映入眼帘。“作为淮南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后湖法治文化园已成为乡村一道独特风景线。”李传富表示,该村将法治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近几年,后湖村“两委”以法治讲座、学法会议、法律知识考试等形式,推进村干部带头学法,并组建了以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村级普法小组。同时,依托村农民法治学校,不定期组织村民上法治课,为每户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形成了一批既勤劳致富又知法懂法的带头人。

村民李某多年前因与邻居打架失手造成对方轻伤,被判刑4年。刑满释放回村后,后湖村专门成立帮教小组定期登门走访,了解其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宣传惠民政策,帮助他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李某振奋精神,承包了6亩鱼塘从事水产养殖,年收入达10多万元。“现在收入增加、生活幸福。以前我要是像现在这样学法知法,也许就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李某说。

民主法治的氛围为后湖村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2016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超万元;后湖生态园发展为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后湖村始终坚持破解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村里推出的便民路、饮水工程、科技培训等实事项目,成效明显,特别是落实养老扶幼、扶贫助残等工作,有效促进了全村和谐稳定。

(安徽日报记者 李晓群)

(《安徽日报》7月17日2版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