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淮南“美丽乡村”敲开“幸福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美丽乡村”敲开“幸福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2/23 9:42: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条条村道四通八达,成为引人入胜的“绿色长廊”,编织着希望的梦想;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错落有致,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这一幅幅令人欣喜的崭新图景,是淮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强力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田野沐新风,美丽乡村入画来。

环境整治,设施提升,让乡村美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及长远的民生工程。想让乡村美起来,首先要让乡村干净起来。环境整治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各县区把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绿化亮化、庭院美化等工作,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整治,很多农村的水变清了、地变干净了、道路变通畅了、村庄变漂亮了。在中心村的建设中,新建改建了一批村级为民服务中心、村民健身场所、文化站、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环境整治先行,基础设施紧随其后。该市共新建改建道路199公里、集贸市场27座、小广场小游园94个、污水处理站33座、公厕173座、污水管网83公里,安装路灯5968盏,植树26.2万余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精神面貌大为改观。2015年度471个项目建成459个,2016年度490个项目建成371个,自主建设中心村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涌现出寿县九龙村、凤台界东村、潘集架河镇等一批建设进度快、标准高的美丽村镇。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美丽乡村,不仅是乡村美,更要乡风美、群众富裕。该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扩大“一村一品”覆盖面,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深入开展文明户、星级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培育乡村文明新风。花鼓灯、采莲灯、小马灯等传统文化活动在一些乡村重新兴盛起来,广场舞、健身操成为广大农村妇女健身的新时尚。美丽乡村建设,吹起了文明新风,集聚了农村人气。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共建共享。上窑镇马岗村,是大通区较为偏远的一个村。美丽乡村衍生美丽意识,村民生活习惯悄然变化,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环境变美了,大家心情也好了。现在,群众已经习惯了每天把生活垃圾整理好,送到附近的垃圾桶里。”马岗村村民林工良说。附近的马庙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村里建有文化广场。闲暇之余,村民喜欢聚集在村庄小广场上散步、聊天。“邻居之间经常一块坐着聊天,互相沟通交流,减少了很多矛盾,村民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了,村庄更加和谐了。”村民方华美感言。

美丽乡村建设,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政府主导,截至11月,全市共投入资金7.34亿元,其中专项资金2.35亿元,整合资金2.61亿元,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2.38亿元,有效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随着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至11月,全市农民投入4014万元参与建设。潘集区潘集镇魏圩村农民企业家魏德龙投入150余万元,带动全村老少共建美丽家园。

美丽乡村,奏响乡村变奏曲。如今的淮南大地,美丽,彰显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幸福,洋溢在每一位农民的笑容里!(朱庆磊)

(新华网12月22日首页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