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淮南打响创新牌 非煤产业奏强音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打响创新牌 非煤产业奏强音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1/25 9:25: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民网淮南11月24日电(记者 张 磊)11月23日,一场大雪让淮南银装素裹,美不胜收。瑞雪兆丰年,麦子在雪的哺育下成长,“煤城”淮南也在培育着“创新”果实。

2014年,以煤立市的淮南遭遇了“寒冬”。当年GDP增速为负值,全省垫底。转型成了摆在煤城人面前的必然选择。

如何转?淮南人认识清楚,必须摆脱“一煤独大”,在非煤产业上做文章。只有牵住创新的牛鼻子,才能闯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推动淮南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切入点和发力点,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淮南最鲜明的特色、最强劲的动力。”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在接受“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采访团集中采访时说。

严峻的形势容不得半点迟疑。近两年来,淮南转型攻坚战紧锣密鼓向前推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转型发展新局面已然展现。2015年GDP增速由负转正,今年1至9月份,淮南GDP增长6.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年初预期值。

11月23日,在淮南市“江淮云”产业平台的安徽图联科技有限公司,曹凤英兴奋地对记者说,她近日又在新疆签了一单。这位昔日的煤矿人,创建了自己的大数据公司,如今在“大数据”的海洋里掘起“金矿”,现在她的业务已覆盖新疆全域。

曹凤英的经历正是淮南掘金“大数据”的一个缩影。今年8月,淮南大数据产业被确立为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入驻企业近400家。淮南市先后与国家信息中心、贵阳市政府、科大讯飞、中兴通讯、达实智能、中关村数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数据项目。

经省政府批准筹建的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也在淮南加快推进,目前数据交易系统平台已完成上线测试,阿里巴巴、腾讯、乐视、百度等12家知名企业已入驻中国移动数据中心;淮南与中国航天十二院合作,投资45亿元建设的卫星综合应用产业园、卫星综合应用系统、航天体验园等6个项目,已签订框架协议;与中兴通讯合作,总投资13亿元建设的中兴华东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即将开工;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的1.2万平方米酷河马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已注册落地……淮南“大数据”产业战鼓擂响,乘风起航。

在淮南,“创新”也赋予了传统产业更多活力。在位于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平安开诚公司,总经理刘立志操控的一台消防机器人,转身扭头,挥臂自如。这个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可以替代消防员,在危险时刻一显身手。“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研发生产与煤有关的矿井自动化、瓦斯治理等产品,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合作,我们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智能机器人、节能控制等新兴产业,让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刘立志说。

凤台县桂集乡村民王素苹种了半辈子庄稼,若不是来到淮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她怎么也不信黄瓜还能一年结果六次,栽一次管三年。这里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打造温室蔬菜工厂,依托智能玻璃日光温室、无人机统防统治、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形成了农业科技普及、科技探索体验、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旅游旺季时,游人如织。

为了让更多创新开花结果,淮南市政府在政策和服务上拿出实招,加快构建由1个市级孵化器、3个园区孵化器、8个县区孵化器组成的“1+3+8”的创新型孵化器体系,目前,“智慧谷”平台已入驻企业22家,“江淮云”平台已入驻企业126家。设立1亿元天使投资基金,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创新激励机制,聚集各类人才,大力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分别建立7家和10家。与此同时,淮南设立5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引导基金,已投放20.5亿元;设立40亿元土地储备基金,推进去产能工作。为大力扶持企业上市,在省政府每户企业奖励100万元的基础上,淮南对办理备案登记的企业每户奖励50万元、报证监会受理的奖励100万元、成功上市的再奖励450万元。

“创新为淮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沈强表示,下一步,淮南将重点从创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融资、创新政策、创新落实上发力,开创淮南转型发展新局面。

(人民网11月24日头条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