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跪守讲台”的好老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跪守讲台”的好老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6/23 9:30:5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淮南市凤台县张巷小学教师李元芳(上)

      淮南市凤台县张巷小学一年级教师李元芳,因脊髓灰质炎致左腿肌肉萎缩,18年来在乡村小学里默默耕耘,用温暖呵护留守儿童,用自强激励乡村少年,跪守三尺讲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一节课

      从“眼中有你”,到“心里有你”

      6月19日早上7点多,李元芳骑着三轮电动车,在乡间小路上徐徐行驶,路边的白杨树迎风招展,秧苗在水田里昂首挺胸,偶尔,劳作的农民会直起身板歇息片刻。

       行至一块路边的水田旁,李元芳把电动车停下来,拄着拐棍,慢慢走到湿润的田埂上,留下一行两个深浅不一样的脚印和深深的小黑洞。
“然然奶奶,现在天气这么热,然然的长袖褂子该换成短袖的了,晚上也该给她洗洗头、洗洗澡了。”李元芳笑呵呵地“交待”着,然然的奶奶笑着解释:这两天都在摸黑插秧,今天晚上回家一定给然然洗澡洗头。

       然然是李元芳班里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农活繁重的爷爷奶奶经常疏于照顾然然。

      此时,然然正在张巷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和其他68个孩子一起晨读。李元芳走进教室,晨读的声音更热烈了。

      李元芳踱移到讲台上,戴上“小蜜蜂”,挎上扩音器,还没有开口讲话,脸上就笑开了花,眼里荡漾着浓浓的爱意。

      李元芳开始上课了。她虽拄着拐棍,却十分轻盈。讲解课文时,她像只燕子,不停穿梭在学生中。她走到哪儿,孩子们的眼神就跟到哪儿,她的眼里都是孩子,孩子的眼里也都是老师。

      一节课接近尾声时,李元芳站在讲台上,讲台后有一条板凳,她悄悄地跪在上面,头上有层细细的汗珠。“同学们,今天是父亲节,回家别忘了跟爸爸说一句节日快乐。” 

      “老师老师,我爸爸在福建呢,我能不能祝爷爷节日快乐?”学生李子豪举手问。

       “当然可以。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只要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都要关心噢。”李元芳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脸上划了一个笑脸。孩子们哄堂大笑,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说了句“Yes!”

      下课铃声一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蜂拥而出。李元芳还跪在板凳上,几个孩子急吼吼地围住她。

       “老师老师,你可知道?俺爸昨天回来啦!”“老师老师,你猜俺家大黄狗下了几只狗崽?”……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像一朵朵向日葵,要把美好与“太阳”分享。

      李元芳觉得,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老师,身教胜于言教,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孩子们最纯真,只有你喜欢她,她才会喜欢你。

       “老师,你坐着上课吧,你这样跪着多累啊。”然然又一次“央求”李老师。

       “坐着讲课看不到你们啊,跪着上课是累一些,但是我想看到你们,看你们红扑扑的小脸蛋啊。眼里有你们,心里也有你们。”

       李元芳跪着上课,她的两个膝盖一马平川,白得像纸一样,硬得像书一样,见证了一个乡村老师对职业的坚守和对学生的慈爱。

       朋友圈

       一头连着家长,一头拴着孩子

       李元芳发的“朋友圈”里,主角都是她的学生们。那些照片上六七岁的孩子,眼里藏不住对父母的想念。

      “我和很多家长都是微信好友,我常把孩子们的照片发给他们,孩子长得很快,我想尽可能让外出打工的家长,熟悉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李元芳说。

      有的留守儿童很敏感,有的还很倔强。班上的刚刚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明明很想念父母,可是,他从来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有的孩子心里会埋怨父母离他远去,不知道在电话里跟父母说什么,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

      李元芳经常给刚刚的父母发照片,记录刚刚点点滴滴的变化。慢慢地,刚刚愿意接电话,与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聊天,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

      李元芳就像风筝上的线,一头连着父母,一头拴着孩子,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身在外地的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

      强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从小就跟着20多岁的哥哥在一起生活。孤单的强强性格内向,小小年纪就独来独往。李元芳很揪心,心里总是放不下他,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拄着拐棍到强强家去看看,很多时候家里只有强强一个人生活。

       “李老师教我怎么用燃气灶,教我怎么用电磁炉,教我怎么叠被子……刚开始,我觉得她好烦啊,但那种‘烦’好像有一种母爱的味道。”强强说。
如今,强强早已从张巷小学毕业,远离了李元芳的视线,但是只要他回到张巷村,都要找李元芳听听她的“唠叨”,问候他心目中的“妈妈”。

       “在农村小学,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喜欢语文老师,然后再喜欢语文这门课。孩子们喜欢老师,他们的成绩自然而然就不会太差。”李元芳总结她的“教育心经”。

       爱是最好的教育。成天乐呵呵的李元芳,与孩子打成一片。在骑车通往学校的乡道上,每次遇到步行的学生,李元芳都要载上他们。

       有一次,两个孩子搭车,半路电动车没电。孩子们知道她行动不便,让她别下车,主动把车推到学校。那一刻,他们在她身后,笑声温暖了她的心。

      李元芳骨子里有种坚毅,她喜欢帮助别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能使她满足,让她感受到幸福。

      “虽然我残疾,但我一直被呵护着成长,被世界温柔以待,心里充满了温暖和阳光,我希望这些温暖可以传递给我的学生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他们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童年。”李元芳说。

      一根拐

       用自立自强,走好每一步

       李元芳拐坏了多少根拐棍,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清楚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3岁前,她已经会走路了,后来得了这个病,左腿坏了,不能走路她就开始爬,还把一条腿挂在脖子上,另一条腿拖着走。”父亲李加庆说。
后来,村里来了懂医的知青,李加庆请对方给女儿针灸。6个月后,女儿右腿渐渐恢复了知觉。知青走后,父亲又带着她到处治疗。等李元芳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背着女儿上学。

       李元芳曾很自卑,自记事起,她有很长的时间喜欢独处,害怕别人的目光停在自己身上。

       父亲李加庆说,一条好腿、一条孬腿走路,摔跟头是常有的事儿。但无论摔得多么疼,李元芳从不哭出来,总是双眼噙满泪水。

       1990年,李元芳的左腿已蜷曲变形,膝关节无法伸直。医院术后虽有缓解,为避免进一步恶化,医生劝她把单拐改成双拐,防止脊柱进一步侧弯。

       “一个没治掉,反倒治成了两个?”说什么李元芳都不肯用双拐。她甚至威胁父亲,“若是买,回家路上便顺着长江大桥扔下去。”李加庆被她的激烈反应吓到了,加之手术成功,到底没拗过女儿。

      在住校期间,她双手拄着一个拐,单手拿不了重物,室友和同学都帮她打饭、洗衣,事事都很照顾她。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李元芳每次去学校,不是父亲骑车带她去,就是母亲拉着板车带她去。

        “父母不能拉我一辈子,我想学自行车,必须要学,无论要摔多少次。”李元芳回忆说。

        连路都走不稳,学骑自行车谈何容易?李加庆在后面扶着,一放手,李元芳就跌倒在地,身上全是伤。“用好腿蹬一圈,坏腿随惯性带一圈。”这过程异常艰难,李元芳坚持了十多天才会。

       当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自行车骑得稳稳当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飞翔的感觉。那段时间,她就这样开心地围着村子,骑了一圈又一圈,迷恋自行车带给她久违的自信。

      “在风雨中飞翔的鸟,才是勇敢的;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才是有出息的。”在教室的外墙上,挂着这样一句励志格言,李元芳特别有感触。回首过往,她拄着一根拐,用自立自强,走好人生每一步。

       图:6月19日,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老师李元芳跪在板凳上为孩子们讲课。 

 (安徽日报记者 张岳  杨竹 )
(《安徽日报》6月22日头版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