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淮南争创安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争创安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4/13 8:48: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从传统煤矿到数据“金矿”
淮南争创安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5年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贵州发表演讲大胆预测“未来的制造业要的不是石油,它最大的能源是数据”。

      英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8日,位于约克郡的英国最后一家深层煤矿——凯灵利煤矿正式关闭。煤炭曾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英媒纷纷感叹,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两件看似没有关联的事情其背后逻辑,正是两百多年来经济发展的“质变”。

      在淮南,这个位于长三角腹地,安徽中北部的中国能源之都,从传统煤矿到大数据“金矿”的能源担当者质变,正在发生。

      中国移动布局数据中心选址淮南

      以往提起数据中心,很多人的初步印象就是“中枢机房”,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中心承担着存储和应用数据资源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首要条件。

       据了解,淮南发展大数据产业以中国移动(安徽)数据中心为基础,该项目总体规划建设具有1.98万个机架能力的数据平台。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基本建成,6600个机柜将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总出口带宽超过2万G,已经与腾讯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光大银行等4家金融机构达成入驻协议。

      淮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布局数据中心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作为华东区域仅有的一个点,其实竞争十分激烈。得益于安全稳定便宜的电,相对富集的能源、水资源,地质结构安全气候适宜,国家光纤主干道技术路径以及能有效辐射华东的区位优势,最终才花落淮南。

      有了数据存储的平台还不够,还需要开展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服务。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淮南市政府与中关村数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合作建设安徽大数据交易中心,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主要经营数据资产登记、托管、交易等,该大数据交易平台于2016年4月测试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淮南是数海数据评估中心全国仅有的四个分中心之一,作为面向华东地区的大数据交易中心,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联合贵州探索构建区域合作互动新格局

       时隔数月,再一次来到江淮云,据淮南市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启超介绍,目前江淮云平台注册企业已经超过170家,入驻96家。这个数据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

      即将全面投入使用的智慧谷,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6亿元。目前,位于智慧谷7号楼的安徽视频云运营基地已经投入试运行,该项目以中国铁塔淮南分公司为龙头,招引浙江大华等3家上市公司在淮南落户,联合打造视图云数据中心。

      国产卫星应用产业园项目是由安徽华印机电公司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合作建设的。一期主要建设国产卫星综合应用集成服务平台和卫星大数据灾备中心。据了解,这是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首次和地级市合作的大数据应用项目,目前已经吸引浪潮、华为、21世纪空间信息技术等16家企业集聚。

       此外,淮南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上率先尝试,已将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社会管理信息化3个项目、市直51家单位数据统一纳入平台,并上线试运行。

      围绕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服务三个环节,淮南正在努力促进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合,先行先试,加速转型升级。  

      2016年2月25日,贵州获批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而在2015年8月,淮南市政府就与贵阳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数据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从煤炭供给者到数据云中心,从单一煤电产业到以大数据产业为抓手多元化发展,这座经历着转型阵痛的百年能源城,正保持着谦卑而感恩的心态,带着不断归零的勇气与信念,重新出发。

(凤凰网4月8日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