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8 日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富有“五彩淮南”之称的“能源之都”,如今让传统农业跟上了“互联网+”的步伐。淮南市“互联网+农业”有哪些内容呢?他们是如何实现?农民种地有哪些改变?
安徽淮南:广袤农田搭上“互联网快车”
人民数字淮南电(王 鹤)“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提起淮南,总是有诸多美味让您流连。不单单是美食,同时淮南更是中国能源之都、华东工业粮仓、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富有“五彩淮南”之称的“能源之都”,如今让传统农业跟上了“互联网+”的步伐。淮南市“互联网+农业”有哪些内容呢?他们是如何实现?农民种地有哪些改变?
装上“智慧眼”
“从播种那一刻起,每一次施肥、浇水,我们可以通过‘可视化’终端来进行田间监控管理。”种植户宫阿姨说。
宫阿姨家在春季种植西红柿,现在季节主要种植辣椒和萝卜。当问及与之前的传统种植有啥区别时,“我们离田地较远,以前每次看苗情都要亲自来一趟,现在不仅省得来回跑,而且现在收益也比以前提高了。”宫阿姨笑着说。
“摄像头可以给我们作证,我们的葡萄使用有机肥供肥,葡萄口感甘甜,吸引很多周边的顾客前来购买。”在葡萄园,看着满园饱满的果实让陈法军夫妇非常开心。
“屏幕上显示的是西红柿种植区,下一步我们可以通过终端了解田间温度、湿度,及时调整田间环境。”淮南市大通区洛河镇淮建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通过可视化“互联网+智慧农业”在给种田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可信度。
搭建“新平台”
“通过可视化终端,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每一块田地的种植和生长情况,点击鼠标还可以了解到产品的价格和简介。”洛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王远告诉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目前,淮建村拥有120个绿色蔬菜基地、65个养殖基地、16个特种养殖场。基地采用全现代化管理和运营,使用现代化手段严格控制养殖源头,为顾客输送纯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
“因为采用可视全透明化管理,每个蔬菜大棚、养殖场都装有高清摄像头,顾客可远程监看现场情况,也可以直接购买看中的农产品。”王远说。
淮南市洛河镇淮建村的可视门店,是淮南市新农村产业示范店。以现代产业理念为指导,以新型农民为主体,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资装备为支撑,采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并融合B2B、B2C、C2C多种平台实现批发、商超、电商平台的全面对接。
一头连着广袤田野,一头接通巨大市场,农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人看到无限可能。
这只是淮南市借力“互联网+”,助推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相信“互联网+”所代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必将会给农村带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