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留下一个标杆 带走一份重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留下一个标杆 带走一份重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7/13 9:07: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党员的毕业季

      又到毕业季,身着学位装留影,互道珍重惜别,成为校园里独特而又相似的风景。在坐落于淮河岸边的安徽理工大学校园里,党员大学生们的毕业季,则是重温入党誓词,是志愿服务的交接,是一遍又一遍的嘱托。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群体,我们要创造条件,让他们留下一个标杆,带走一份重托!”该校党委书记颜事龙告诉记者。

      爱心帮扶会一直持续

      要告别母校了,大学生党员孙方永忙着跟“暖阳爱老团”的志愿之友进行交接。这位化学工程学院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入校就组织了“暖阳爱老团”和“暖阳爱老帮扶中心”,先后帮助了200多位生活困难的老人。

      “我要毕业了,帮扶老人的事不会中断。”回忆起团队成员从最初的5名发展到现在的70名的过程,孙方永对志愿服务的延续很有信心。离校前夕,孙方永最惦记的仍然是长期瘫痪在床的侯波老师一家。在这个家庭里有三人患有先天性遗传病瘫痪在床,而唯一有活动能力的只有侯老师80多岁的老母亲。在校四年,孙方永每周都抽出空闲时间去帮侯老师洗澡、拿药、送医院、打扫卫生……孙方永相信,这样的帮扶会一直持续。

      “学兄学姐,给咱们送书了!”在大学生党员带领下,安徽理工大学2015届毕业生发起了“爱心书屋,温馨满园”为主题的毕业季爱心捐赠活动,当毕业生代表蒋新生、宣伟、姜维等同学把精心整理过的考研复习资料和文学名著等多种书籍送给低年级同学时,得到的不仅是学弟学妹的感谢,更有见贤思齐的向往。

      帮助走好步入社会第一步

      党旗下,近2000名新老党员举手宣誓——安徽理工大学结合毕业生离校开展的“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庄严神圣。毕业生党员吴学娇同学说:“回想起第一次在党旗下宣誓,那无比庄严的时刻带给我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离校前能够再上一次党课,再重温入党誓词,留下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

     “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学校要扶上马送一‘言’,对于大学生党员更要让他们牢记入党誓言,牢记使命与责任。”校长郭永存这样说。为了帮助毕业生党员走好进入社会第一步,安徽理工大学积极组织开展上好“三严三实”最后一次党课、组织最后一次组织生活、最后一次志愿者活动、师生座谈会、校友励志报告会、走进学生宿舍问冷暖党内关怀等活动。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更是让他们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我们的党在做什么,对党员有什么要求,如何正确把握自己,在社会中成功立足。

      “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快乐生活,存担当之心、包容之心和正直之心”“母校永远是大家人生航船的温馨港湾,常回来看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谊,透露着深深不舍和留恋。

      又到毕业季,安徽理工大学的党员大学生们,给学弟学妹们留下一个标杆,带走的是组织和老师们一份重托!

(《光明日报》7月5日8版刊发)
(光明日报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李 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