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凤台县力求摆脱一煤独大产业模式——智慧农业谋转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凤台县力求摆脱一煤独大产业模式——智慧农业谋转型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5/15 8:20:3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5年5月15日8版

  ■本报见习记者范孝东本报通讯员沈巍

  近日,记者走进凤台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在一座玻璃温室中,工作人员正在包装采摘好的蔬菜,等待外运。“我们与客户签订购销协议,根据订单提供相应的蔬菜品种。”温室负责人桂棚说,今年已有近20家客户与园区签订了采购协议。

  “产品卖得好,说明我们坚持的智慧农业走对了路子。”凤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贺明军说,该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3年正式启动,是该县农业领域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凤台县力求摆脱一煤独大产业模式、发力转型的大动作。园区规划总面积5万余亩,设置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基地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不同功能区。

  “建设伊始,我们就定下用工业理念抓农业、通过科学理念谋发展的经营思路。”贺明军说,园区蔬菜生产基地以3万多平方米连栋温室和近6000平方米玻璃温室为主。记者看到,温室中的蔬菜培植在立体棚架上,通过智能化的长季节海绵栽培技术,将水肥一体的营养液输送至蔬菜根部。工作人员会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阶段,调节温室内的湿度、温度,整个温室俨然是一个生产新鲜蔬菜的自动化工厂。

  “无土栽培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高密度连茬种植。以1000平方米为例,每平方米生产蔬菜300棵,年产量就是30万棵,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桂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据其介绍,蔬菜生长全程不需要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生产。

  凤台县是煤炭资源大县。经过长期开采,已造成大面积土地沉陷,农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渐趋紧张,发展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成为一剂良方。“将各种先进技术引入农业发展,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种植,是科技兴农的最大优势。”贺明军说。

  目前,凤台县农业示范园区7000余亩起步区已接近完成,入驻农业企业8家、各类经营组织50余家。起步区内的现代农业风情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耕体验园等功能分区建设正逐步推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