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春联晒出百姓心里话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春联晒出百姓心里话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3/3 8:01: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5年3月3日8版

  ■本报见习记者范孝东本报通讯员陈明

  “家过小康安乐日春回大地艳阳天”“顺民意办实事乡村改旧貌得民心修公路神州换新颜”……记者日前走进凤台县新集镇农村,从一幅幅喜庆的春联中,感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幸福生活。

  “长肉添膘出肥堪称六畜之首益家富农利国实为百姓之珍。”在陈巷村养猪专业户陈井成的养殖场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近年来,陈井成靠养猪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存栏140多头猪。“我们镇很多农民都靠养猪致富了!”陈井成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靳楼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记者在一个大棚的入口处看到这样一副对联:“棚有仙果味生香家进斗金好生活。”靠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出名的靳楼村,现已形成占地200亩、建有180多个大棚的蔬菜基地,每个大棚年均收入1.3万多元。依靠蔬菜大棚,该村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灵丹济世医百病合作医疗暖万家。”这是郭营村医疗卫生室门上的一副对联。该卫生室负责人说,农村合作医疗,逐步为农民撑起结实的“健康保护伞”。据了解,新集镇为切实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全面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今年共筹集合作医疗基金302万元,由财政为全镇4700多名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和计划生育户等群体全额缴纳了医疗基金。该镇参合农民接近4.6万人,参合率达98%。

  在新集镇农村,反映农村面貌改变、农民生活改善的春联随处可见。“道路宽敞通富路村容整洁沐春风”,讲的是道路村村通和村容村貌的变化;“同心构建和谐社会众志谱写盛世长歌”,抒发了农民对国家的美好愿望;“任怨任劳为民办事同心同德替民分忧”,表达了农民对村干部作风好转的称赞;“反腐倡廉民心所向民主法治政权之需”,道出了人们齐心反腐倡廉的心愿……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