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养猪女状元 善念“循环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养猪女状元 善念“循环经”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11/14 11:04: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11月14日8版

  ■本报记者孙玉宝本报见习记者范孝东

  淮南市焦岗湖新华种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华,因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猪女状元”。

  11月5日,记者刚走进杨新华位于焦岗湖畔的养殖基地的大门,她就指着空地上晒着的稻谷说:“这些刚收的稻子,施肥用的全是养殖场的沼渣、沼液,不打农药也不生虫。”

  记者了解到,杨新华自2009年扩大养殖规模后,开始利用猪粪生产沼气,拉开了生态循环、无公害养殖的序幕。“当时建了一个50立方米的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烧水做饭、冬天给猪圈加温。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净化了环境。”杨新华尝到甜头后,开始在扩大沼气利用范围上做文章。

  2012年,她申请了国家大型沼气利用项目,新建了600立方米的沼气发酵罐,每天产生沼气300多立方米、发电200多千瓦时,一年仅电费就节约15万多元。

  在杨新华的养猪场里,猪粪通过雨污分离沟流进沼气池,经过酸化变成液态,再用高压泵抽进发酵罐发酵,只要10天就变成了沼气。而沼渣、沼液则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沼气的开发利用,一年可节约各类成本30多万元。杨新华在基地内还建了一个饲料加工场,将自己出产的绿色作物加工成饲料。杨新华告诉记者,她的养猪场出栏的商品猪,吃的都是天然饲料;公司培育的种猪,因体型健硕优美,曾经在省里的种猪评比中,获得过专家的好评。

  如今,养猪场的存栏母猪已发展到1800多头,年出栏2万多头。今年,她还想通过土地流转,大规模生产生态稻米。“焦岗湖是一个生态宝地。我想让我的循环生态农业理念,在这块土地上结出更多的果实!”杨新华说。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