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2014年10月2日2版
【人物档案】
汪雪艳,淮南人,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现任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
【人物心语】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也许只有走出国门,才能真正懂得爱国。”我省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和平勋章的维和女警汪雪艳说。汪雪艳曾是淮南一名优秀刑警,2009年9月,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来华进行的英语、射击、驾驶等死亡淘汰选拔,被派往海地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来到海地不久,有一天,汪雪艳刚到办公室,就听到两位外国同事用英语在聊中国军舰在索马里护航,担起大国的责任。“他们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是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力量正在世界的角落崛起,让汪雪艳倍感自豪。
“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汪雪艳说。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中国救援队第一个到达海地展开救援。“祖国时刻牵挂着我们,特别是在危难之时,特别是在千里之外,让我心里既感动又温暖。”
祖国在心中,更在行动中。地震发生后,她冒着危险,与战友一起从废墟中救出5名外国人,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警察。“后来,我参加救援时,自己的防弹衣被压在废墟下,我穿着其他国家的防弹衣,把中国的国徽贴在我的防弹衣上,因为我是一名中国警察。”汪雪艳说。每当她从警车上下来指挥疏导时,各国媒体都竞相拍摄这个娇小的中国女警,各国救援人员和维和部队人员也跟她招手致意。
2010年9月底归国后,她担任淮南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政委,前不久又被任命为淮南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政委。“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做好,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浸润在每个人的行为中,总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呈现出来。”汪雪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