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全省两万多户渔民年内“洗脚上岸”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全省两万多户渔民年内“洗脚上岸”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9/2 11:02: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9月2日头版

  本报讯(记者吴林红吴量亮)“做梦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坐在新家敞亮的客厅里,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渔民陈德建笑得合不拢嘴。在水上“漂”了几十年,如今他不仅在镇上安了家,还做起水产生意,日子红红火火。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省加快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下大气力为这些渔民办实事解难题,确保他们上岸后住房有保障、就业有门路、生活有奔头。截至8月31日,全省22058户以船为家渔民,已妥善安置8140户,完成率为36.9%。一大批像陈德建一样的渔民“洗脚上岸”,过上踏实的幸福生活。

  一些渔民以船为家、靠水谋生,收入水平较低,生活普遍困难。省委、省政府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将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去年5月,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解决捕捞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要求综合解决2万多户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问题;今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实施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认真落实渔民户籍、子女上学、医保、低保、养老、生活困难救助等民生政策。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解决难题。各地各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推进步伐。合肥、蚌埠等地鼓励渔民进城安居,符合条件的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对进城有困难的渔民采取集中或分散安置方式。一些渔民上岸后继续以捕捞为生,希望在作业点附近集中居住,宣城、芜湖、滁州等地充分尊重渔民意愿,就近选址建设渔民新村,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淮南、池州、铜陵等地对有转产转业意愿的渔民,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培训,积极创造适合的就业岗位,引导他们从事其他行业,确保长远生计有保障。

  记者从省直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我省已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逾4亿元;在此基础上,省财政户均综合补助1.05万元,已全部分解下达到相关市县。截至8月底,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已开工14331户,开工率达65%。省住建、农委等部门正在对工程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安居工程任务。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