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三联生活周刊:8旬伉俪传奇奔跑人生:坚持跑步几十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三联生活周刊:8旬伉俪传奇奔跑人生:坚持跑步几十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17 8:32: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7月15日

U8451P6T12D7254070F44DT20140715101911

  8旬伉俪传奇奔跑人生。

  坚持跑步几十年,88岁的张亮友和83岁的尚殿娥夫妇的精神状态都很好。老两口住在安徽淮南市,生活完全自理。由于在淮南跑步界颇有名气,拜访者不少,张亮友专门辟出一间“会客厅”。会客厅墙上最显眼的就是夫妇俩跑郑开马拉松比赛到达终点时的大照片。

  从1952年开始,张亮友已经坚持跑步60多年。当时,他在淮南煤矿当矿工,工厂里实行三班制,为了能晨跑,他把早班换给别人,自己上夜班,清晨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跑步,跑完再回家睡觉,风雨无阻。他没有专门的跑鞋,脚常被磨破,鞋里全是血,鞋底跑掉了就钉块胶皮,鞋帮跑烂就找个草绳把鞋捆住,有时甚至光着脚跑。当时很多人叫张亮友“跑疯子”,说他大早晨不睡觉,光知道傻跑。

  1955年,张亮友去上海参加全民运动会,并且以33分钟的成绩获得男子1万米长跑的冠军。赛后,他买书自学马拉松训练方法。他每天要跑50多公里,为督促自己坚持下去,他想了个办法:“当时大家都爱吃豆芽,我们住的地方卖豆芽的又贵又少,寿县的豆芽又好又便宜,从家里到寿县,来回路程正好50多公里,我就每天跑步去帮邻居们买豆芽。”

  练习马拉松两年多后,张亮友给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写了3封信,希望国家能开展马拉松运动。第3封信寄出去后,国家体委就派人到安徽省对马拉松运动考察立项。“当时有20多个人一起测验,我跑了2小时52分34秒6的成绩,拿了第一名,这是我们国家第一个马拉松纪录。”张亮友非常自豪。

  这之后,张亮友的人生几经起落。先是被省里调到合肥进行专业跑步训练。后来训练被叫停,又遭诬陷被送去劳改了两年多,直到1962年洗清罪名被释放……风雨更迭,没停下过的是他每天奔跑的脚步和耳边“跑疯子”的嘲讽声。

  1984年,年近60岁的他被国家选去参加洛杉矶第17届世界老年锦标赛,在这次比赛上,中国代表队拿到了团体第三名的佳绩。比赛回来,张亮友总算扬眉吐气了,没有人再笑他,本来身体不好的老伴也在他的影响下开始跑步。“最开始,他在前面跑步,我跟在后边骑自行车,到1984年,我骑了两年自行车,觉得身体差不多能承受了,就跟他一起跑。开始他把我甩在后面,慢慢地我就能追上了,形成习惯后每天至少跑20公里。”尚殿娥说。1988年,她在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拿到了老年组1万米的长跑冠军。

  退休后,张亮友和尚殿娥参加过厦门、香港等地的马拉松比赛,还去过韩国参加比赛。直到现在,老两口依然保持着二三十年前的训练习惯:无论寒暑,他们基本都在凌晨3点起床,3点半左右出门跑步。

  今年3月底,老两口报名参加郑开马拉松全程比赛。经过反复沟通,组委会最终同意两人的请求。按规定,马拉松比赛是6小时内跑完42.195公里。张亮友和尚殿娥速度慢,担心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比赛,给组委会工作带来麻烦,就申请了提前两个小时出发。陪老两口跑完全程的刘宝平说,“很多常跑马拉松的人都认识他们,在赛道上跟他们打招呼。中途超过一个小伙子,老爷子还拍拍人家说加油、要加强锻炼。”老两口最终的成绩是7小时57分30秒,这个数字张亮友挺喜欢。

  如今,老两口又有了新想法:“本打算跑完这次郑开马拉松之后就‘挂靴’,现在还想在2017年再跑一次,那时候正好是我创下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60周年,我俩如果携手跑下来,一定会创下世界纪录。”张亮友说,他们还想带动更多的人一道动起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