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以我热血,助你重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以我热血,助你重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10 15:54: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7月10日2版

4

   ◆7月9日,在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理工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国防生黄海松成功捐出220毫升造血干细胞。

  特约摄影陈彬

  7月9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学“90后”国防生黄海松,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人点亮生命的希望——

  以我热血,助你重生

  本报记者汪国梁本报通讯员万传波

  7月9日上午,省立医院病房内,一场紧张的生命接力正在进行。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的“90后”国防生黄海松静静躺在病床上,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几个小时后,他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飞机送至千里之外的另一所医院。一名同样“90后”的白血病患者正等待接受移植手术。

  造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2012年11月,还是大三学生的黄海松在校参加献血时,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我是学医的,又是国防生,救死扶伤是我的梦想,也是职责。”7月8日,在省立医院病房内为捐献做前期准备的黄海松告诉记者。在他的病床边,摆着一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0例》。书的扉页上,他工工整整地写着“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拖不住的危机感”。

  “他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一点也不奇怪。”辅导员罗柯这几天一直在医院陪伴黄海松,她告诉记者,平日里黄海松很重同学感情,对集体事务十分热心。刚入校时,新生自我介绍谈及个人理想,多是学好专业知识、进大医院工作,黄海松却说“想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治病救人”。今年1月,黄海松接到淮南市中心血站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患者骨髓配型初步吻合。非血缘关系的骨髓配型成功率极低,意识到自己有一个挽救他人生命的难得机会,黄海松非常兴奋,立刻就同意捐献。随后他打电话回家,父母对他的选择表示支持。

  春节期间,黄海松回到福建漳州老家,不料父母在亲友劝说下,担心捐献对人体有害,转而反对儿子的决定,黄海松以专业知识开导父母。开学后,黄海松来到解放军105医院实习,又向医生详细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的情况,确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后,黄海松在电话中耐心劝说父母,终于得到家人同意。

  5月底,黄海松接到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体检通知,约定7月9日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平时大多在骨髓中,采集前,需先注射动员剂,“号召”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血液中。7月4日,黄海松如约来到省立医院,签订了捐献同意书,并接受为期四天的动员剂注射。9日上午,干细胞采集成功,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负责人向黄海松颁发了捐献证书和补助金。黄海松决定把全部补助金捐献给那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不知名患者。黄海松说:“这是一名军人应当做的。”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