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中国青年报:淮南青年张宝跨国捐髓获习主席“点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中国青年报:淮南青年张宝跨国捐髓获习主席“点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6 10:43: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青年报2014年7月7日头版头条

 

  “小人物”张宝没想到自己做的一件小事,获得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点赞”。

  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说起两个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安徽青年张宝。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到,“同样是2008年,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这位中国志愿者说:‘人生祸福难料,人家现在大难临头了,帮点忙真不算什么。’迄今为止,中国志愿者共进行跨国捐献骨髓156例,其中为韩国患者捐献骨髓45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样的生动事例不胜枚举,都是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真实写照。”

  张宝从记者口中得知被习主席“提名”的消息后,用“很意外、很荣幸、很激动”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只是一个小人物,做了一件小事,没想到习近平主席在韩国演讲时能提到我,心情特别激动。”7月5日,张宝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后来他又在网上看了好几遍习主席演讲的视频。

  张宝1981年出生在安徽淮南,2000年考入武汉船舶技术学院。2002年一次外出游玩时,他看到了街头停着一台献血车,于是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无偿献血,从那之后,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15次之多,并且每次都是400毫升。

  在那次献血中,张宝同时填写了一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申请表,成为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中的一员。当时,他并没弄清楚造血干细胞是什么,在他眼里,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很平常的助人小事。

  2008年5月,韩国骨髓库向中华骨髓库求助:该国一名华裔中年男子因患白血病,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但是找不到配型成功的志愿者。经过对中华骨髓库几十万名志愿者留下的血液样本初步配型,终于找到了唯一配型成功者——张宝。

  多方打听后,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终于联系到了已回到老家安徽淮南创业的张宝,希望他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张宝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了下来。

  2008年9月,经过高分辨检测,两人10个检测位点全部相合,配型非常成功,但是由于患者个人病情原因,此事被搁置了。等了一年多,没有任何消息,张宝甚至都以为对方已经不在了。

  此后不久,张宝遭遇了一场意外车祸。2009年3月的一天,他开车外出办事时与一辆中巴车相撞,造成颅内、胸腔积液,手骨、胸骨及肋骨骨裂,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月。这次车祸后,他更加坚定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的念头。

  2009年11月,张宝再次接到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的通知,希望他为一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打听,竟然还是上次那位韩国华裔患者。

  “这可能就是缘分吧!”张宝当时如此认为。2010年1月11日,在北京道培医院,打了几天“动员剂”的张宝正式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经历了4个半小时的采集过程,120毫升造血干细胞被带回韩国,随后输入到那位患者体内。

  按照国际惯例,鉴于医学伦理,捐献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触,虽然一直希望能得知那位韩国患者的近况,但张宝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康复。

  “其实我一直都比较喜欢韩国,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带着家人去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张宝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献血外,张宝还热衷公益事业,经常做善事。

  2011年夏天,张宝在一次聊天中听说淮南罗山烈士陵园需要修缮,便与民政部门联系,把所负责的建筑公司施工人员带过去,制定施工方案,并专门派人去南方选购好石材。后来,他带着工人干了40多天,个人出资近15万元,终于将烈士陵园修缮一新。

  “其实这些年,他一直在做好事。”张宝的一位好友告诉记者。张宝从2004年起就开始通过格桑花西部助学网,资助青海省的贫困学生,最少一年资助学费800元,最多一年资助学费1500元,一资助就是3年,累计资助了十几个学生,资助款共计4万多元。

  不久前,张宝又收到了两封从西宁市一所中学寄来的信。在信中,两位受助学生对张宝的资助表示感谢,并向他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个学生上不了学非常可惜,而我捐的这点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以后,我会继续资助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宝说。(李严王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