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聚力干事改变后进村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聚力干事改变后进村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3 10:37: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2014年7月3日10版

  6月30日,记者走进凤台县新集镇大庄村,只见乡村水泥路纵横有序,盏盏太阳能路灯沿路而立,健身广场上一派生机勃勃。

  正在健身的老党员李明武说:“这里以前遍地是杂草,我连做梦都不敢想,眼下变成休闲娱乐广场,有了健身器材,锻炼很方便。”村民李明飞告诉记者,大庄村3100多人,是全镇规模较大的一个行政村,也是全县党员人数最多的村,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有党员108人。大庄村以小麦、水稻传统种植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来源单一,村民盼发展、想致富的念头很强烈。“前两年,不比其他村的水泥渠,大庄还是传统的土渠,一亩地放满水得四五个小时。”李明飞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该村历届选举,因为各种问题,选不出一个好班子。两委班子配备不健全,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据大庄村党总支委员李守明透露,以前开会得发“与会补助”,有时连会也开不起来,村里事没人问,大家都在“踢皮球”,群众对干部有不少怨言。

  “刚开始一筹莫展,工作千头万绪,十分不适应。”两年前来到这里的第一书记李会玉说,由于从未涉足,对村里的工作不熟悉。上任之后,李会玉与村两委干部促膝谈心,理顺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渐渐把班子拧成一股绳。

  从此,村总支和各支部全体成员开始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所期所盼,梳理出120多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想思路、找对策,逐一处理。没有路灯,就安装路灯;水渠年久失修,就重建水渠;没有文化广场,就下大力气建设……在新的两委班子带领下,一项项村民期盼已久的工作次第展开。支部委员李守明话语中带着刚毅:“村里办每一件事、每一笔开支,都邀请村民代表开会商量,参与监督,并张榜公开村务、财务,阳光透明,保证了群众知情与参与权。”

  两年来,在群众的热情参与下,村两委班子的努力有了收获,“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土渠被5000多米长的标准化水泥渠取代,休闲场所、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当年村民盼望的“幸福梦”终于圆了。

  “现在村里的党员会、代表会,场场爆满,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大有提高。”老党员章臣俊说。最近又逢村两委换届,大庄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巩固和加强,两委班子成员增强了服务意识,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坚持带动群众致富发家。(柳文徐艳友)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