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人民日报:商鞅为啥愿去“三线国家”就业(民生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人民日报:商鞅为啥愿去“三线国家”就业(民生观)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7/3 10:36: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2014年7月3日9版

  为了吸引并留住大学生来就业创业,安徽淮南又是给补贴,又是给政策,拿出了不少钱,也花费了不小的力气。

  哪个城市不想留住人才、积聚人才?谁不知道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离不开人、钱、物,而人是最关键的因素。

  但是,小城市想要留住人才,有点难,比起大城市,挣得少、玩得少、机会少。这“三少”让不少高端人才望而却步。

  因此,人往高处走,大部分学生更愿意奔赴大城市找寻机会,那里聚集了各个行业的制高点,制度环境相对公平、成熟。在那里奋斗,能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于是,就产生了大城市一职难求、小城市一才难求的“两难”困境。

  那小城市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就没有机会了吗?非也。给“安家费”虽然有效,然而效果有限。因财而起者,财尽人散。几万元钱,相比于个人的发展前景来说,只是浮财。留人的关键在于提供发展机会,给年轻人向上的梦想空间。也就是说,通过营造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让大学生有用武之地。商鞅能在落后的“三线国家”秦国施展才华,正因为这里能提供空间给他大展拳脚。

  那时的秦国,比之东方六国,国力不逮,却求才若渴,愿意重用真正的人才,并且勇于改革,能释放出制度红利。这些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持续简政放权,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释放、创造了大量的、潜在的就业创业需求,就像金矿一样等待有识之士去开掘。而这样的发展前景,对于发展机会相对饱和的一线城市,正是一种比较优势。

  另外,从长远来看,要让中小城市真正留住人才,还要从促进大中小城市平衡发展上下功夫,还需要国家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上持续的投入。(寇江泽)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