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2014年6月13日B12版
2004年5月16日,中华骨髓库首次在我省采样,第一站来到淮南。当天,淮南人程晋涛留了血样,并填写了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表。让他没想到的是,当时无意间的举动却在十年后救人一命,今年5月28日,程晋涛在省立医院捐出220克造血干细胞,当晚便被送到北京307医院,输入到一位得白血病的山东男子体内。6月11日,程晋涛得知,患者已在康复中,近期就可出院,这让他格外高兴。
当年留血样时未多想
2004年5月16日,当时只有21岁的程晋涛在帮人开出租车。当天上午,他路过安徽理工大学门口时,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那儿,就停车过去献血。“献血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多留一点血样,就可能多救一个人,我就同意了,填了个表。”程晋涛说。
很快,程晋涛便把这事给忘了,去年秋天,一个从合肥打来的陌生电话才让他记起这事。说是省红十字会的,问我是否愿意给“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程晋涛说,他回家把这事一说,家里人都觉得几率太低,不太可能有人与他配型成功,还怀疑是骗子打来的电话。
今年3月,程晋涛又接到淮南市红十字会的通知,说他与山东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我专门去了淮南红十字会,证实这事“是真的,知道自己能救一位姓张的山东大哥,心里格外高兴。”程晋涛说。
为救人苦苦说服母亲
按流程,捐献造血干细胞要先接受体检。“第一次去医院体检没过,我1米85的个子,体重95公斤,年轻力壮,干起活来一个顶俩,身体怎么会不合格呢?”程晋涛不相信这个结果。
医生一问才知道,程晋涛现在给别人开渣土车,经常上夜班,他第一次体检前开了一夜的车,下了班直接赶到医院,所以影响了体检结果。知道原因后,程晋涛专门养了几天身体,在复检时通过了体检。之后的日子里,程晋涛十分注意生活起居,生怕自己生病影响捐献造血干细胞。
对于程晋涛的举动,他爱人与当小学老师的父亲都很支持,可在农村生活的母亲并不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回事,生怕影响到他的身体。我妈坚决反对去捐献,而且哭个不“停。”程晋涛说,好一番苦劝后,母亲才答应。
采集前收对方感谢信
5月23日,程晋涛住进省立医院病房准备采集,怕被细菌感染,他每天房门都不出,吃饭都让人送。淮南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陈玉琴说,由于在病房里吃不好、睡不好,程晋涛6天下来竟瘦了6斤。“恩人,我们全家感谢您给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让爸爸能够陪伴我、弟弟和妈妈。因为您的爱心奉献,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5月27日,北京307医院医生转来患者张先生的孩子制作的感谢卡,卡片上的话让程晋涛感到温馨与重任。
当天,程晋涛也让家人买了一张卡片,在上面写道:愿我的爱心能给您带去幸福,“祝您早日康复!”
5月28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220克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从程晋涛体内输出,针头拔掉后,他迫不及待地坐起身,让人给他拍照留念,并委托北京来的医生将卡片转交给张大哥。陈玉琴本报记者张安浩摄影报道
对话
记者:你知道山东张大哥现在的身体情况吗?
程晋涛:今天听淮南红十字会陈主任说,张大哥的身体在康复中,快出院了,希望他能快些康复。
记者:你想过去北京看他吗?
程晋涛:按捐献规定,我们在一年之内是不准见面的,也不准互通信息,我现在只知道他是山东人,姓张,1969年出生。
记者:一年之后,你想去认识一下这位张大哥吗?
程晋涛:当然想认识,我爱人的娘家也在山东,况且我与张大哥流着相同的血液,这些都是缘分,假如有机会,我想跟他认识下,可我又怕打扰这个家庭。采集结束后,程晋涛迫不及待地坐起,让人给他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