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定远6月6日电(记者刘甜甜)一个大家庭,兄弟排排坐。身为“老大哥”的合肥,今后怎么强内功、促凝聚,带动兄弟城市大发展?淮南有煤,定远有盐,这“煤来盐去”的配对如何互惠互利?市民们手持旅游一卡通、半价游一“圈”,又是咋回事?今天下午,在定远县召开的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连珠炮似的发问,将“圈”内更多协同发展、互惠民生的诸多举措提前揭晓。
“黑白配”,“煤来盐去”互利互惠
吃过奥利奥饼干的网友们,八成还记得那句经典的广告词:“黑白配,你要怎么配?”黑色的巧克力饼干,无论是配洁白的奶油还是清甜的鲜奶,都别具风味。这次会议在定远召开,这不,乌黑油亮的“淮南煤”就看上了洁白晶莹的“定远盐”。
采访中,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了解到,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和定远盐化工基地,在安徽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化工基地中三居其二,而且,两市交通便捷,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联,加之产品互为原料、产业优势互补明显。两座城市一见面,“眉来眼去”之后,那就是“煤来盐去”配成了对。
会上消息称,淮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电力资源和水资源,定远拥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和石膏资源,这些均为发展化工产业提供了核心竞争优势。而且,淮南丰富的动力煤及深层焦煤可以为定远盐化工基地乙炔化工和C1化工产业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同时,淮南煤化工基地即将开工建设的2台30万千瓦低热值煤自备发电厂,可以谋划为两地的化工企业提供直供电服务。将淮南—定远化工基地组团发展,通过产业互补,信息互享,资源互用,不仅可以降低两地的发展成本,还有利于提升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及定远盐化工基地品牌力和影响力,推动两地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和长三角化工中间体与精细化工产业转移承接地,并形成与华东地区其它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基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格局。
“圈子”大发展,市民先受益
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时还得知,近年来,合肥经济圈建设由概念走向实践,在会商机制、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合作、联合招商、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科教资源共享、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是第五次召开会商会议,去年年底刚刚整体加入的滁州市,无疑成为了这次会议的焦点。
滁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章义告诉记者,除了在交通、科教等领域开展的合作外,依托经济圈旅游合作组织,目前正在推动圈内旅游一卡通和市民3A以上景点半价游;圈内城市共同编制旅游宣传册、旅游指南、旅游风光片、旅游招商文本和旅游交通图等资料,统一对外宣传推介。
随着“圈子”家族越来越兴旺,作为“带头大哥”的合肥市责任也更加重大。会上,来自合肥市发改委的消息称,为了经济圈内城市相互“走动”更加便捷,合肥市已经基本打造出以合肥为核心的“一小时通勤圈”,以“带动周边、服务全省、辐射全国”为己任的合肥,今后也将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新产业体系规划等方面,结合兄弟城市的资源优势做好规划蓝图,大力推动经济圈共同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