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媒体看淮南 > 安徽日报:“母亲可以安心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安徽日报:“母亲可以安心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3/26 5:45: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安徽日报  2014年3月26日  11版


■ 本报通讯员 陈玉琴


  新闻背景:淮南市道德模范、全国人道贡献奖和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获得者龚宗柔,退休后30多年无偿辅导照顾几百个孩子,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本版1月22日《奉献一辈子 不带寸土去》报道)。在母亲精神感召下,一双儿女也成为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这是淮南市首个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庭。
  3月21日下午,57岁的韦宁从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遗体(器官)捐献证书时,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他仔仔细细地瞅着、一字一顿地小声读着证书上的文字,生怕漏掉了什么信息。陪他前来的妹妹韦锋慎重地掏出自己保存了好几年的捐献证书以及妈妈龚宗柔实现捐献遗愿的证书,小心翼翼地和哥哥的证书比对着……“妈妈,您可以安心了,我们兄妹俩也安心了,都跟随您了。活着不能为国家做太多贡献,身后补上吧。 ”兄妹俩喃喃低语着,向母亲告慰。
  93岁的龚老默默奉献一辈子,今年1月去世捐献了遗体。在母亲动员和感召下,韦锋几年前就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手续。因韦宁身体不好,一直希望儿子也能报名捐献的龚老生前没有动员儿子。
  从小到大,一直耳闻目睹善良母亲一辈子做善事的韦宁,其实早也有捐献的打算,只是担心提前给母亲提及自己捐献遗体器官的事,母亲会担心他的身体。所以,他希望等母亲走后再用行动悄悄效仿。
  1月12日凌晨,龚宗柔实现了身后捐献遗体的愿望。当时,韦宁就对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帮他办理捐献手续,效仿母亲。春节期间,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登门慰问时,韦宁再次提出捐献的心愿。春节过后,许多年没有照过相的韦宁,穿上最好的衣服,修了满是胡子的面,专门去照相馆郑重地拍了要贴在申请表和捐献证书上的证件照,在捐献申请表上工工整整地签了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