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阅微草堂笔记》
苦夏,有一本书读着,就觉得夏天短了许多。今年的夏天更是特别,为了疫情,出门更少。一边读着《阅微草堂笔记》,一边感悟生活中的快乐和种种不容易,不知不觉就迎来了天高云淡的秋天。
由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普及,人们都知道清代有一个即正直又幽默风趣的官员纪晓岚。估计也有不少人不知道纪晓岚写过一本书《阅微草堂笔记》。纪昀,(1724—1805),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奕道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清代文学家、官员。他除了编撰《四库全书》外,他还有一部重要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问世。《阅微草堂笔记》廿四卷,其中,《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陆续写成。全书主要通过叙述故事、奇闻等等,虽然里面的故事充满鬼怪、离奇,但是,透过故事,的确让人感觉到旧社会黑暗和腐朽。
我读《阅微草堂笔记》,只读出一个字:劝。读后得到的教益是对眼下发生的事情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认识。
《槐西杂志》卷十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霍丈易书言:听户部尚书海先生说,有个显贵人家的子弟在坟园里读书,园外住着几十户人家,都是为有身份的人家看坟的。有一天,富家子弟在围墙缺口处,看见一个美女,露出半张脸。他刚要仔细看看,女子已经避开了。过了几天,又看到这个女子在墙外采野花,时时往富家子弟住处看。有一回竟然爬到围墙缺口,露出上半身,他以为这是美女对自己有意,觉得有点魂牵梦绕的感觉。但转而一想,这里住的都是粗俗之人,哪有这么漂亮而又穿着艳丽的女子,便疑心此女子是狐仙所变。女子虽然眉目传情,富家子弟始终没有搭理她。一天晚上,富家子弟独自站在树下,听到墙外两个女子窃窃私语。一个女子说:“你的意中人正在月下散步,还不快点找他去。”一个女子说:“他正疑心我是狐仙鬼怪,何必让他白白担惊受怕!”一个又说:“青天白日的,哪里来的狐仙鬼怪?这家伙怎么傻到这个份上?”富家子弟暗自高兴,刚要搭讪,忽然醒悟:“自称非狐鬼,其为狐鬼也确矣。天下小人未有自称小人者,岂惟不自称,且无不确诋小人以自明非小人者此魅用此术也。”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鬼怪又没有写在脸上。富家子弟经过走访,果然此地没有这两个女子。故事看到这里,我哑然一笑:又一个劝人的故事。是呀,当今社会,小人、骗子脸上也没有写字呀!
纪晓岚作为一个封建官吏,他只能通过故事规劝人们。特别是清代文字狱盛行,他虽然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对于自己的文章也是如履薄冰。
《滦阳消夏录》卷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北村的郑苏仙,有一天在梦里到了阴间地府。看到一个老奶奶死了,到了地府,阎王爷对老奶奶态度温和,还给老奶奶倒茶。郑苏仙不解,就私下里打听小鬼。冥吏曰:“是媪一生无利己损人之心。”小鬼告诉郑苏仙,这个老奶奶没有利己之心。一切坏事情都是因为有利己之心造成的,利己必然要损害别人的利益。郑苏仙顿时明白了。他又问小鬼,刚才死一个当官的,当官的说他每到一个地方,只喝一口水,他做官十分清白,阎王爷为什么不待见他?王哂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阎王说,设立官位,是要你为百姓办事情的。你不为老百姓办事,放一个木偶立于大堂上,连一口水都不喝,难道不比你更省一点?这个故事就是讽刺那些为官不作为的人。他们虽然不怎么贪腐,但是,他不造福一方,也不是一个好官。
《阅微草堂笔记》故事短小精悍,它记录了作者本人及亲友的家庭轶事,也有作者经历过的以及道听途说的新奇故事,同时也包括官场见闻、世态炎凉、风土人情等等。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不厌其烦地宣扬各种各样的家庭故事,传播社会奇闻,似乎与他的身份及不相称。特别他对某些故事的渲染、夸张,甚至对皇帝的讽喻、佞臣的鞭挞,也让同僚们误解。但是,他是一个有学问有良知的封建官吏。他在正直、善良中传播智慧与幽默以及自己的千般无奈。
如果能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毋庸置疑,《阅微草堂笔记》是一本好书。《阅微草堂笔记》每个故事均短小但独立成章,每读一个故事,放下书你会笑一笑,笑后,便是思考。有的故事让你愤怒,有的故事让你警醒,有的故事让你顿悟。如果我们能静下心,读读此书,可以达到一个境界,那就是:不该做的事情不去做,多做善事,少做恶事。(陈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