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八公山文艺评论(第六季)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4/27 9:14: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札记之一

正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是指定学习教材(以下称《简史》)。

近读《简史》,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部分,记述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以前多个版本的中共党史在记述这方面内容时只是一句“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本出版”。而这次新版的《简史》是这样写的:“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第13页)简史突出记述这一故事,是强调在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上个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中国人民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倡导新文化运动,寻求救国救民之道。陈独秀等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科学和民主。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专门在《新青年》上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中国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但在当时,人们很少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在这种形势下,催生了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陈望道曾在日本求学四年,期间接触到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著作也是他最爱看的书。1919年6月,他回国在浙江第一师范任教,并带领学生发起新文化运动。1920年初,邵力子曾写信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他毅然应允。据电视剧《觉醒年代》记述,是陈独秀把他从日本带回的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交给陈望道,嘱托他找个安静场所专心翻译。大约1920年2月底,时年29岁的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水塘村,在自家一间偏僻的柴房里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在陈望道夜以继日、紧张专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他母亲精心为他准备了红糖水和粽子放在桌上,供他随时拿粽子蘸红糖水吃。并在屋外不断一次又一次地催问他:“吃了吗”,“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陈望道就连声回答:“吃了吃了,够甜,够甜的了。”当他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上满是墨汁,红糖水却一点也没有动。原来他是蘸着墨汁吃的粽子。由于高度专注地翻译《宣言》,随口就说出“够甜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心语,这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也就成为他翻译《宣言》时的一段佳话。1920年4月完成《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本翻译,8月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首印1000册,并立即被发往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由此,科学社会主义的标志性著作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这部指引亿万大众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真经”,引导一大批中国有志之士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走上投身为民族解放和民族振兴事业的奋斗历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这个故事,指出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矗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一座精神丰碑。在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都是因读了《共产党宣言》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走上了为民族大众求解放、谋幸福的战斗征程,历尽千辛万苦,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探索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底,曾对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之魂、真理之光、力量之源。从《宣言》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已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就是“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今天,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就是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懂得:“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决定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我们每一个党员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自觉把党的历史学习好,从党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自己工作的具体岗位和生活环境中,不谋私利、真心为民,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懈奋斗。(谢传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