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坚守一线战汛有我 全力保障通信畅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坚守一线战汛有我 全力保障通信畅通
【字体: 】 发布时间:2020/7/30 8:14:3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作为市防汛抗旱工作指挥部保通保畅组副组长单位,淮南移动快速响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困难,全力以赴守护好通信畅通“生命线”。

人民至上,迎汛而上保障网络覆盖

“连续几场大雨,加上上游泄洪的影响,这几天的告警量是平时的几十倍,主要集中在凤台、寿县部分受灾较严重的地方。”在淮南移动网络指挥中心,正在监测告警信息的工作人员陈鑫介绍到。

据悉,虽然基站已提前用沙袋筑堤,但仍难挡大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1日,淮南移动受洪水影响的基站达到30个,同时5皮长公里光缆受到影响。

基站进水、设备受损,通信网络却不能长时间中断。“群众在哪里,网络就覆盖到哪里”是责任,更是担当。面对灾情,淮南移动迅速调配最精干人员力量,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逆行而上。

7月18日深夜,寿县三觉镇受灾严重,部分群众被转移至临时安置点。区域内5个基站遭遇不同程度的水患,淮南移动立即组织人员,连夜对周边停电站点启动应急发电。同时,调度内外部资源,及时对设备进行网络调整割接,通过拉远开站和优化调整的方式,8小时内火速开通临时保障基站,确保了安置区域内的通信畅通,为灾民与亲人互报平安打通通道。

寿县板桥三站进水,为避免影响设备运转,网络维护人员立刻前往处置。到达基站后,网维人员发现基站内的水已没过膝盖,脚上的雨靴毫无用处,大家便脱下雨靴,用树枝探路,互相扶持光脚涉水,及时完成了基站抽水、排水、沙袋垒高、恢复供电等一系列操作,确保了基站的正常运转及周边区域的网络畅通。

抢护设备,迎险而上统筹灾后重建

“最近还在下雨,我们必须和天气抢时间、和洪水抢进度!”7月23日下午,淮南移动网络部项权带着几名同事划着皮划艇向寿县陶店黄家台基站进发,去“营救”基站里的设备。

在保障网络畅通的同时,淮南移动也在争分夺秒抢救受灾区域网络设备,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积极为灾后快速重建做准备。

“要么是区域内群众已全部撤离或已加装临时基站,要么是基站已进水或有进水危险、抢修极为困难,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才会拆除设备,”项权介绍说,“黄家台我们已加装了临时基站,确保通信不受影响。拆下来的设备将会搬运到安全的地方,保护的设备越多,水退之后我们重建的速度将越快。”

位于凤台县与潘集区交界的丁集乡依沟村基站,处在采煤沉陷区水塘附近,地势低洼。连日降雨,水塘漫水导致内涝,附近居民也陆续转移。在接到后台监控电话通知出现故障告警后,淮南移动凤台县分公司网络部江伟和刘传长等人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基站院墙早已被水包围,用竹竿测量近两米深。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周边群众已转移后,他们决定执行将基站室内主设备拆回的方案。

“慢点,再慢点,快盖上防水布!设备很金贵,也很娇气,主设备不能接触水,否则就要短路报废。”风雨中,江伟等人小心翼翼,用了半天时间将站内主设备和板卡等硬件全部拆下运回,避免了通信设备的损失。

战汛有我,迎难而上党旗飘扬前线

7月23日晚10时许,淮河大坝田家庵下陶村段,几只手电的光芒刺破了黑暗,由远及近走来几位“红马甲”。他们是淮南移动的员工,也是清一色的党员,正在执行全天候巡堤查险任务。

淮南移动全力配合落实全市防汛工作部署,自7月21日起组织安排精干保障人员上堤驻防值班。“我是党员,我先来!”“我是党员,我申请值夜班!”“我是党员,请安排我上大坝!”……动员刚刚传达到各支部,党员们就纷纷站了出来。截至7月24日,报名巡堤值班的党员达到220人次。

为了给前线的“移动战士”做好支撑,淮南移动综合部党支部充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支部的14名党员除了上坝值班,每天还提前统计好就餐人数,保证防汛值班人员吃得饱、吃得好,安排和调度接送值班人员的车辆,并把防暑降温和防蚊用品送到每一位值班人员手中。(记者 吴巍 通讯员 郭继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