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科研渔获“变”佳肴 爱心传递情意长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科研渔获“变”佳肴 爱心传递情意长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7 7:13: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近日,大通区九龙岗镇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的广场上暖意融融。淮南市渔政执法大队送来了200多斤新鲜渔获物,为这里的老人们带来了冬日的关怀与欢乐。正值义工联志愿者在此开展爱心活动,现场欢声笑语,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嘘寒问暖中,感受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慰藉。

这批渔获物来源于近期正在进行的2025年安徽省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该监测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省农科院水产所联合实施,淮南市渔政执法大队协助配合,旨在科学评估淮王鱼保护区等水域的生物资源状况与禁捕成效,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按照科研规范,监测中部分无法放生或不宜放归的渔获物需进行妥善处理,严禁流入市场。处理方式包括制作标本、无害化处理,或将新鲜且适宜食用的部分捐赠给社会福利机构。

本次冬季监测中,渔获物经科研采样后,一条3斤重的淮王鱼被选作亲本送往凤台城北湖渔场用于繁殖研究,少数体表无损伤的个体已放归自然。而200余斤鲢鱼等鱼类因不具备放生条件,若强行放归可能导致死亡并污染水体。为保持鲜活,工作人员全程增氧运输,并经市渔政执法大队协调,迅速送至九龙岗镇社区养老机构。

恰逢周末,义工联志愿者正在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得知将有意外的“鲜鱼加餐”,老人们倍感欣喜。当运送车辆抵达,志愿者们主动上前协助卸货,将一箱箱鲜鱼整齐摆放。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连连表达感谢之情。这份来自社会多方关爱的礼物,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餐桌,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