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合肥都市圈党政领导第八次会商会议 > 桐城:更高站位谋未来 携手合作开新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桐城:更高站位谋未来 携手合作开新篇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4/24 9:13: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建设合肥都市圈,是省委、省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决策。几年来,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圈内各市抱团聚力,同频共振,联系紧密,成果丰硕。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衢之地,是合肥都市圈南翼门户城市,现辖1个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

共融共进报佳音

近年来,桐城市在与圈内各市的深度合作中,互联互通,共进共融,获得了长足发展。

产业合作继续深化。包河工业区与桐城双新开发区合作成效初显,有10多家企业形成合作发展意向。江汽集团与桐城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更加稳定,有3家企业成为江汽配套成员。桐城市的盛运、鸿润集团与合肥、六安合作节能环保、羽绒采购深加工项目,签约总金额3.3亿元。合肥高校、科研院所在桐城的产学研合作继续扩大,中科院合肥智能研究所将在桐城海峰特公司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中科大先进科学研究院将与桐城中凯公司合作投资防火救生集成卫生间项目。

通勤通联积极推进。合安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桐城境内设立两站;206国道桐城段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施工;316省道庐城至桐城段改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开工建设,桐城港区着手启动,德州至上饶高速桐城段、岳西至武汉高速东延线等工程即将实施。桐城沿江近海、居中靠东、“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联通合肥都市圈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

资源共享效果明显。桐城市与合肥市合作共建蔬菜基地3590亩,每年向合肥市场供应桐城水芹、莲藕等特色蔬菜1.58万吨。与圈内各市的旅游交流不断深化,合肥至桐城二日游列入合肥都市圈八大精品旅游线路,桐城文庙、六尺巷、嬉子湖、孔城老街等备受游客青睐。与圈内城市的公共资源合作继续强化,桐城与合肥之间的人才交流、医疗合作、卫生应急救援更加高效有力。

环境联防联治成效显著。桐城市认真履行都市圈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并与省站联网。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重点整治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和燃煤小锅炉。目前已淘汰黄标车1522辆,今年将全部淘汰完毕。抓好秸秆禁烧、城市扬尘治理工作,空气质量持续良好。

人才交流日趋密切。桐城市主动与圈内各市开展人才交流合作,选派10名科级干部到合肥市包河区挂职学习2个月,组织13名教师参加“2016年都市圈教育教学人才教学观摩活动”,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产学研对接活动10余次。参与“2016年合肥经济圈人才招聘会”活动,圈内各层次人才交流日益密切。

协同发展谋未来

“大视野打开大格局,大开放推动大发展”。当前,在着力建设一带一路“安徽站”,奋力奏响美好安徽最强音的关键时刻,合肥都市圈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桐城市围绕“创新、合作、共赢”的主题,以战略性思维、钉钉子精神、常态化机制,与圈内各城市共创合作新局面。

合力推动合肥都市圈战略升级。桐城市将在合肥市的带领下,将都市圈作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同心协力,同向发力,用同一个声音争取国家、安徽省政策的最大支持。在参与区域竞争中,树立“集团作战”意识,不仅要在集聚集成上做文章,更要在辐射带动上下力气,在共享共赢上用真功,以更多实际性成果提升圈内各方的获得感。

着力抓好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都市圈“十三五”规划及工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交通等专项规划的落实,继续谋划一批支撑发展的重点合作专题、重大合作项目,充实都市圈项目库。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让要素资源在圈内集聚、合理配置,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统筹解决融资、土地指标等问题。

继续深化产业领域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联合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项目目录,共同促进圈内各市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以合肥市为主,搭建圈内产业合作平台,推动企业与合肥主导产业的对接互动、错位发展。桐城市将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采取联合共建、兼并重组、股份制运作、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与圈内各市开展有效合作。

共同推进共享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逐步推动直管互认、执法互助等,降低行政和交易成本。探索建立环境治理协调联络机制,逐步实现大气污染联报、联防、联控。推进医疗、教育等资源共享,让圈内群众享受更优质、更丰富的服务。常态化开展圈内城市人才交流,通过举办联谊会、招聘会、挂职锻炼等形式,促进各类人才锻炼成长。

桐城是一座文明开放、宜居宜业、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合肥市示范引领下,桐城市将和圈内各市共同携手,抢抓机遇,深化合作,创新实干,开创合肥都市圈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一:鸟瞰桐城

图二:桐城六尺巷

(记者 廖凌云)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