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合肥都市圈党政领导第八次会商会议 > 芜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冯克金:加强兄弟城市协作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芜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冯克金:加强兄弟城市协作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4/24 9:42:3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芜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冯克金

建设合肥都市圈,是落实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战略选择,是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区域各成员城市协调发展、提升都市圈能级的迫切要求。芜湖市作为都市圈的新成员,将认真落实本次联席会议签署的各项协议,加强与兄弟城市的协作,共同研究重大课题,协同实施重大项目,为合肥都市圈繁荣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一是重视规划引领。为适应芜湖市、马鞍山市新加入合肥都市圈的需要,建议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修编,并注重做好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国家规划的衔接,做好与我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衔接,明晰合肥都市圈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二是坚持基础设施同城化。建议尽快形成至圈内城市的“1小时通勤圈”。我们将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发挥芜湖临江近海的优势,共同谋划一批区域重大交通项目,推动都市圈综合交通资源共享共用。

三是共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强产业规划,立足各自特色,实行错位发展,最大程度避免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共同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争取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在都市圈布局。加大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共建一批优势学科的研发基地和跨地区产业共性技术科研机构。促进区域内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四是守住环保底线。完善区域环保合作机制,探索有效的市场机制,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促进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共同强化和创新环境管理,实行信息共享,各尽其责,互相支持,坚决打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五是扩大对外开放度。顺应改革开放新形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合力申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合肥都市圈发展再添一块“金字招牌”。

六是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圈内优质人才、教育、医疗等资源,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合肥都市圈人才合作机制,实施都市圈城市的师资对口交流与帮扶。联合制定都市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和住房公积金异地使用办法,实现都市圈社会保障全域接轨。搭建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卫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构建合肥都市圈城市旅游营销联盟,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打造精品线路。

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各市携手共进,共担使命,合肥都市圈必将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方面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