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 大美六安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承接我国东部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面积1.55万平方公里,人口580万。
六安是一块红色热土,也是一块绿色沃土。这里有巍巍大别山。第一高峰白马尖和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坐落境内,山川锦绣、物华天宝,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霍山石斛、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出产于此。这里有浩浩淠史杭。作为世界七大人工灌区之一,其六大水库碧波荡漾、泻玉流金,积蓄了Ⅱ类以上优质水源70亿立方,被誉为人间奇迹。这里有熠熠千古史。诞生了“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官办教育鼻祖文翁和兽医学鼻祖喻氏兄弟,法治文明从这里播向华夏,楚汉文化在这里高度成熟。这里有深深红色情。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走出106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之一。这里有冉冉振兴梦。坚持红色土地绿色发展,快速建设的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犹如一对翅膀,助推六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展翅高飞。
主动融入 积极作为
居皖之中,人文相亲,六安和合肥都市圈内城市,特别是合肥地缘相邻、人缘相亲、商缘相通,有着十分广阔的互补、合作空间。围绕“大别山门户”、“节点城市”的定位,六安市在加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努力打造都市圈的“生态屏障”。
自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肥都市圈战略部署以来,六安把都市圈作为发展的动力之圈、希望之圈,认真贯彻落实历届会商会精神,推动都市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主动衔接,完善规划体系。与圈内各市共同完成了都市圈“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农业、工业、环保、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六安市编制完成《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六安东向发展,加速与合肥空间和产业对接,积极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
发挥优势,强化资源支撑。加快实施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加强大别山重要水源地保护,深入开展库区除险加固和淠河治理,确保向合肥供水安全;立足六安生态、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联合开发,共同制定旅游精品线路,开通合肥至霍邱、舒城等旅游直通车;发挥农特产品优势,加快建设供肥蔬菜基地,打造合肥都市圈重要的绿色“菜篮子”。
完善交通,加强空间联系。先后开展312国道六安段升级改造和206国道六安段、203省道淮六路改建,加快合六南通道建设,推动济祁高速、沿淮高速建设;配合开展合安九城际铁路建设,谋划推进合肥-六安区域快线建设。
强化配套,密切产业合作。围绕产业分工,积极推动园区合作共建,霍邱、舒城与合肥园区合作卓有成效;围绕供肥蔬菜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合作有力有序;围绕工业配套,一批企业成为合肥主导产业配套环节。
健全机制,保障工作推进。成立了推进合肥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发改委认真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将专题合作任务和年度都市圈建设任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分解到市直有关部门,定期召集市直部门商讨工作推进情况,确保都市圈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融合加快 “多点开花”
交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G312合肥至六安段已建成通车;S366合六南通道六安段已建成通车15.8公里,其余路段拟按PPP模式年内开工建设;G206舒城段共35公里,现已完成桃溪段6公里、三沟至舒勤段6公里,其余路段正在加快建设;S351舒城杭埠至合肥环巢湖大道连接线正在有序推进中,计划与合安高速公路“四改八”同步实施;利用德上高速公路三觉道口和新桥机场的有利区位优势,规划了金安区三十铺至三觉、新桥机场至三觉至闫店、六安城北至众兴等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将大别山北高速公路(安徽段)(庐江至舒城至霍山至金寨古碑)列入省高速公路规划(2016-2030)。
深化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积极推进共建园区建设,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获批设立,省政府同意比照享受皖北政策,园区规划设计、征地迁拆、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同步启动;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加挂牌子。大力开展产业配套,以胜利精密为龙头的舒城杭埠电子产业园,成为合肥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以星瑞齿轮、江淮永达等为主的一批齿轮加工企业,成为江汽、合力等重要的零部件配套商;以中植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部分产品列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应流集团在合肥设立总部;合肥工投在舒城建设标准化厂房;庐江龙磁集团在金寨投资建设二期项目;合肥恒瑞在六安设立新能源公司。推进共建蔬菜基地建设,累计建成供肥蔬菜基地近7万亩,供应合肥市场各类生鲜蔬菜近10万吨。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整合都市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合肥至我市旅游精品线路、旅游直通车,通过各类旅游博览会、年会等,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环境治理实现联防联治。完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我市在省级考核断面(罗管闸)的基础上,又分别设立了霍山县、金寨县、裕安区、金安区四个县级考核断面,下达有关县区生态补偿资金2.98亿元,强力推进生态补偿工程项目实施,截至目前,第一批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补助资金项目37个,已建成投运舒城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8个项目。同时,为尽快遏制淠河总干渠总氮指标的波动,积极谋划在杭淠干渠开发区段临近淠河总干渠入口处(皋城路以北)建设截污闸,阻断杭淠湾干渠污水通过淠杭干渠进入淠河总干渠。开展丰乐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对丰乐河双河镇、杭埠河将军宕大桥断面加密采样,全面排查污染源,优先实施治污项目,确保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和秸秆联合禁烧。
深入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积极推进共建创新平台,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汽车齿轮传动研究院”;霍山石斛龙头企业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组建了“安徽省霍山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六安应流集团、金日盛矿业、星瑞齿轮等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企业关键性技术。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计划,来自合肥科研院校的60多名专业科技人才,与我市霍邱、金寨、舒城、金安、裕安5县区签订了“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推广新技术205项,服务63个乡镇,330多个行政村,培养技术骨干150多人。依托六安大学科技园引进在肥科技企业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研发机构,科大讯飞、安徽状元郎等8家科技型企业成功入驻园区。
协同推进公共服务项目。人才合作方面,组织企业参加“2016合肥都市圈人才招聘会活动”,举办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行招聘会,开展第二届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有效加强了圈内人才的流动。教育合作方面,推动合肥一中与霍邱一中深化合作办学,合肥学院结对帮扶霍邱县陈埠职业高中。卫生计生合作方面,建立了经常性的沟通联络机制,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协议,明确了双向转诊、城市资源下沉等合作;推进“12320”卫生热线控烟专题咨询共享;开展都市圈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签订即时结报协议。
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随着“合肥都市圈”的升级、壮大,六安也将继续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合六工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重大专题合作,突出培育大别山门户和合肥与武汉间节点城市的区域功能,发挥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深度参与都市圈特别是与合肥市的产业分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绿色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门户城市和节点城市的经济实力,把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