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抽丝剥茧,拨开重重迷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抽丝剥茧,拨开重重迷雾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0/17 9:40: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警方破获一起17年前命案,获取嫌犯已漂白的身份,远赴上海,将潜逃男子缉捕归案

17年前,男子朱某将人捅伤致死,作案后,逃之夭夭,他潜逃上海,改头换面,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淮南警方抽丝剥茧,拨开重重迷雾,获取他已漂白的新身份。近日,追捕小组远赴上海,经过一番艰苦细致的工作,终将身负命案潜逃17年的朱某缉捕归案。

案情回放

1999年5月份,当时只有24岁,家住谢家集区的朱某伙同他人在田家庵区一家娱乐城,将人捅伤致死,随后,朱某潜逃。案发后,淮南警方投入大量警力、物力追捕朱某,但朱某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每次面对这起案件时,民警都感到有一种压力。17年来,民警始终没有放弃对朱某的追捕工作。

抽丝剥茧

2016年初以来,八公山公安分局在开展命案积案攻坚工作中,对全市命案积案及逃犯进行梳理,其中命案逃犯朱某引起了分局领导班子的关注,分局领导班子要求分局刑警大队对此案进行深入的摸排。刑警大队侦查员通过对朱某家庭关系分析得知,朱某的父母健在,兄弟姐妹较多,加之其逃匿时只有24岁,无经济收入来源,缺乏独立生存能力,这17年,很可能在他人的帮助下,漂白了自己的身份。

民警利用公安资源信息库进行筛选,对大量信息进行研判发现,霍邱县一名姓王的男子和朱某的户籍照片极为相似。

随后,民警对王某进行侦查,发现其户籍地在霍邱县新店镇新店街道,独门独户,已经结婚,王某和妻子长期居住在上海,并在上海浦东芳华路附近经营一家小饭店。

经过对王某生活轨迹进行研判,民警意外发现,王某有经常到蚌埠的记录,民警了解到朱某的父母已搬至蚌埠居住,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人,竟有时间和地理方面的重合;经过综合分析,民警大胆推断,王某和朱某很可能同为一人。

水落石出

10月11日,在分局的安排下,责任区刑警队民警前往上海对王某进行秘密抓捕,民警来到上海,立刻对王某和他老婆的落脚点、工作点,暂住点,进行摸排,接着,民警对其中一个落脚点进行蹲点守候,一个多小时后,民警发现一名可疑男子走进店内。尽管十多年了,一个人从年轻步入中年,变化很大,但其大致的模样还是有痕迹的,民警看到这名可疑男子很像朱某,迅速走进去将其带到警车上。

一开始,民警用普通话与该男子对话:“我们是公安局的,知道找你吗?”“不知道。”该男子摇了摇头说道。后来,民警改用淮南话:“我们是淮南警察,知道要带你回去吗?”该男子一听,便一言不发,随后,便承认了自己就是在逃17年的命案逃犯朱某,在逃期间,已经改名姓王,漂白了自己的身份。朱某供述了当年的犯罪经过,当天夜里,民警就连夜赶回了淮南。

目前,命案逃犯朱某已移交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记者 冉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