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淮师附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学走进校园”活动。鹿鸣书院老师为该校三年级200多名学生上了一堂题为《〈论语〉诵读——之君子是怎样炼成的》公开课,活用《论语》经典语句,生动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勾勒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君子形象。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呢?带着话题,老师把学生带进了《论语》的世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跳出《论语》,回归当下,君子应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重朋友、与人为善,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坦荡正直,谦虚知礼、恪守诚信,明大义、识大体、有大用,一个比较完整的君子形象跃然呈现。
“老师,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像雷锋一样的好人!”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君子形象。围绕生活中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学生们也各抒己见。“君子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生朱起扬说。“君子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君子要坦荡正直,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学生朱学妍说。君子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心中的“偶像”。“以《论语》为代表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做人做事道理。弘扬国学,古为今用,能更好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该校汪滢老师说。
(记者 朱庆磊 实习生 周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