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牛肉汤技艺非遗代表传承人张在东创同兴堂方便牛肉汤
与众不同五包料 健康美味于碗中

图:同兴堂方便牛肉汤参加展销会
打开碗装同兴堂淮南牛肉汤的包装,你会发现这款牛肉汤料包有五个,它的千张和粉丝是散在碗里的。今年五一期间,记者第一次在焦岗湖畔举办的淮南名优旅游商品展上见到它。包装袋上印着淮南牛肉汤非遗代表传承人张在东,他也是淮南市唯一一位牛肉汤技艺非遗代表传承人,淮南牛肉汤产业的兴起,多少跟这个张在东有点关系。
在他的奔波努力下,2007年,淮南市建立了淮南牛肉汤商会。同年8月1日,淮南牛肉汤制定地方标准开始实施。2007年8月2日,淮南市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7年12月25日,淮南市工商联牛肉汤行业商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交的淮南牛肉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因缺乏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历史材料被退回。为了挖掘、整理淮南牛肉汤发源的相关资料,他带着本报记者和淮南电视台记者,冒雪踏冰,历时一个月,义务为拯救挖掘淮南牛肉汤的历史文化进行追根求源及保护性行动。
有朝一日,我们能不能坐进犹如麦当劳店般环境干净、服务优质的牛肉汤店,吃上味道地道、原汁原味、货真价实的牛骨熬制出的牛肉汤呢?这个小小的愿望几乎成为当时淮南人的一个梦想。
为此,张在东开始了追根求源的“折腾”。张在东是这样袒露心迹的:“申报淮南地域品牌商标,是淮南的一件大事,是对淮南人有好处的事,所以我要把它做好,做到底。”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牛肉汤成为了淮南市早餐工程的项目。一年时间里,他先后在龙湖公园南门前,开设了两家规范化、标准化淮南牛肉汤实体。
几年时间内,他又在潘集区建起了同兴堂淮南牛肉汤饮食文化公司。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20亩,2014春天开建,2015年1月份试产,试产期间, 他将牛骨、牛肉、牛骨粉在一起熬制的高汤成为乳汁包,如果不放添加剂乳汁包很难保管。追求牛肉汤原汁原味的张在东, 多方请教专家,先后去味精厂、制药厂等,寻找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终于,在专家的指导下,他做到了小袋料里汤成固态包,我们所见的颗粒状。目前,他已为此项目申请专利。
日前,同兴堂淮南牛肉汤正式试产成功并投入市场,实现了日产方便牛肉汤万余碗。打开一碗同兴堂淮南牛肉汤,5小袋包装料与其他牛肉汤有所不同,5袋汤料中没有一个含有添加剂。根据牛肉片的克重多少定一碗牛肉汤的价格,并十分在意粉丝和千张的选材。张在东相信,在十分重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今天,一分价值一分货,是占领市场的基础。
记者尝一口泡好的牛肉汤,鲜香味与鲜品牛肉汤稍微有一点区别,如果按照口感打分的话,个人觉得这碗碗装牛肉汤可打七八十分。张在东说:“我还不算满意,按我从事牛肉汤几十年的经验,我要做一碗与原汁原味差不多的汤。”
张在东原本就是做牛肉汤料起家,多年来,他为淮南牛肉汤的起步、发展、壮大,不懈努力着。作为淮南牛肉汤商会会长的张在东十分清楚,淮南牛肉汤不仅是当地餐饮行业的重要力量,还能够带动上游的豆制品、粉丝、黄牛养殖等以及下游的方便食品加工、旅游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他在做自己企业的同时,还在为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积极努力。
链接
淮南牛肉汤鲜品制作标准: 淮南牛肉汤取自江淮一带的黄牛为原料,用牛骨头熬汤,将牛肉以及经过浸泡、清洗干净的内脏下锅同煮,还用自制的牛油及炸制好的淮椒(红干椒)做成红油。牛肉汤故以汤为主,配用当地特产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等为辅料,熬制成的醇鲜香辣牛肉汤。(记者 张 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