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9时,随着一声令下,数台挖掘机跟随着近百名执法人员进入位于淮舜南路东侧、孔店乡费郢村林场的违建大小两处“徽派”建筑现场,开始对该处的违法建设进行彻底拆除。
大“徽派”违建占地近5千平方米,由市某园艺公司投资建成,该公司于2005年4月与孔店乡费郢村签订承包合同,在境内经营造林绿化兼盆景、园艺生产加工。然而时间不长,该公司就逐渐偏离合同内容,陆续建设起办公室、展示厅、温室大棚、盆艺和加工车间等,后又在“办公室”里,做起了餐饮生意。这些建筑未经规划部门批准,为此,大通区行政执法局在其建设期间,曾两次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处罚和强制拆除。“小徽派”建筑位于“大徽派”南侧,占地630平方米,是费郢村村民王某亲戚在桃树地里私自建设的徽派风格住宅房,无任何报批手续,建设前也没有向村委会提出过申请。
今年4月,大通区纪委监察局牵头,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住建委、区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通过查阅原始资料、走访当事人、查阅账目、实地勘察等调查方式,对孔店乡费郢村林场两处“徽派”建筑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确认了违建事实。
为防止出现意外,公安人员在拆违现场拉起了警戒线,“徽派”建筑的大门上张贴着大通区孔店乡政府的拆违决定书。警戒线内挖掘机扬起硕大的挖斗轰鸣着拍向违法建筑的屋顶,警戒线外群众在平静地围观,接受控违、拆违现场教育。
控违迫在眉睫,拆违势在必行。在拆除“徽派”建筑的过程中,大通区委、政府无情拆迁,有情操作,各级领导干部不厌其烦地登门入户,宣传政策,加强与当事人的沟通。特别是在拆迁中把可以重复利用的木雕、盆景、造型石、整体的亭台轩阁都尽量予以保护,尽可能减少当事人的经济损失。
违法建设的“徽派”建筑群在挖掘机的嘶吼中渐渐变成一堆瓦砾。“徽派”违建建筑的成功拆除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我市在控违、拆违工作中的力度和决心。
图为“徽派”违建拆除现场。
(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