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以茶为“渡”唤醒一座城的记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以茶为“渡”唤醒一座城的记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0 7:45: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李严 摄影报道)在田家庵区淮河老街1952,一座名为“渡口”的茶馆正悄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这里不仅茶香氤氲,更流淌着一座城市的记忆,主理人王莉莉,正是这一切的推动者。

11月18日上午,王莉莉坐在茶馆里,信手整理着桌上的书籍。那些或新或旧的册页,既有记录淮河往事的文史随笔,也有讲述淮南民俗的图录——都在她的指尖下恢复整齐。这个看似随意的动作,恰是她守护这片文化空间的日常。在她手中,每一本书都不只是读物,更是连接茶客与这片土地的无声桥梁。

从返乡创业、深耕茶产业,到国企赋能、提质升级,再到如今以技艺为笔、叩开文旅大门——王莉莉的每一步探索,始终紧扣着本土文化的根脉。

2017年,她返乡创办安徽栊翠祥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凭借精湛的技艺,先后荣获“淮南市技术能手”“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并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省级“王莉莉技能大师工作室”,累计培养近万名茶行业人才。2023年底至2024年初,淮南市供销集团的参股为她注入新动力,使她在整合本土资源、传承茶文化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坚定。而此次开拓文旅板块,正是她将茶艺技能与城市记忆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以茶馆为载体,让淮河文化在茶香中焕发新生。

今年7月,由她主导打造的渡口茶馆在田家庵老北头正式落成。这座融合百年历史记忆与现代文旅理念的建筑,成为她以技能输出激活城市文化存量的又一标杆。

作为技能大师与市政协委员,王莉莉将专业积淀融入运营,推出复刻民国风貌的“时光茶席”,从茶器甄选到茶艺呈现,皆彰显出专业高度;她也以履职为桥梁,联动周边资源,使茶馆与民国商号复原街、淮河民俗博物馆形成文旅闭环。开业不久,渡口茶馆便在抖音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千万,成为激活老北头片区的文旅新引擎。

作为一名基层创业者与茶文化传承者,王莉莉深切感受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实体经济与文化传承的指导意义。渡口茶馆的实践,正是以“茶+文旅”融合模式响应全会精神的生动缩影。王莉莉通过技能输出与资源联动,将百年淮河文化融入现代文旅场景,不仅复原了“时光茶席”等地方特色体验,也带动了老北头文旅闭环的形成,创造了就业岗位,唤醒了城市文化的深层记忆。

如今,渡口茶馆已成为淮河畔一道别致的风景。它连接着田家庵的过去与未来,也见证了王莉莉从茶艺传承到文旅创新的探索之路。她以多重身份的跨界实践,为古老的茶文化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也为淮南文旅的融合发展,写下了一个“以技赋能、以文铸魂”的生动注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