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共同守护起航蓝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共同守护起航蓝天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9 6:50: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区法院少年法庭温情司法走笔

      未成年人作为新生力量,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和谐与稳定。人们在为其逐步成长融入社会欣慰的同时,也为近年来涌现出的一些犯罪现象深感忧虑。面对特殊群体、特殊类型的案件,田家庵区法院从转变办案方式入手,于2010年5月设立少年法庭,集中办理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本以为我这辈子算完了,真没想到法官阿姨还会对我网开一面,让我重回教室,我保证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做个好人!”法官们在对曾因犯故意伤害罪的在校学生范某回访时,他激动不已地说。

      被告人范某与被害人李某同为我市某中学初三学生,双方因一张鸡蛋饼引发纠纷,在厮打过程中,范某用折叠刀将李某捅伤。当天下午,范某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鉴定:李某的伤情属重伤。案件审理期间,法庭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年纪较小,且系初三学生,就多次做工作最终促使达成民事赔偿协议。少年法庭依法对范某作出了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的判决。

      近年来,该院少年法庭及时更新审判理念,从传统重刑化思想观念向现代教育改造观念转变,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尽量量刑轻刑化,加大对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的适用比例。

     

      放学回家的小王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不禁热泪盈眶,“我没想到法官在百忙中还专门来看我,帮我疏导心中的困惑和迷茫。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积极改造,绝不辜负法官的关爱。”

      这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对两名因犯聚众斗殴罪而被宣告缓刑的少年犯进行回访帮教时的一幕。回访中,法官们根据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缺乏信心,渴望关爱的特点,帮助他们详细分析了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鼓励放下心理包袱,重树生活信心。在交谈中,两个孩子向法官们详细诉说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表示感谢,决心牢记教训,认真改造,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与此同时,为深入了解服刑少年的思想动向,进一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少年法庭的法官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淮南籍服刑人员进行回访帮教,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改造情况,并捎去家乡亲人的问候,使服刑少年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法官的关爱和亲人的期盼。一名犯有肺结核病的少年犯在来信中向法官说:“我是一个犯了罪的人,身体又不好,虽然快刑满释放,内心不是喜悦更多的是忧虑和担心。和法官们谈心后,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觉得自己并没有被社会所抛弃,还有人在关心着我们……”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恶性化、集团化的趋势,田家庵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扭转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势头,必须从抓教育入手,使青少年从小学法、懂法、守法,防患于未然。他们坚持到学校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组织同学参与“模拟法庭”旁听庭审,同时选择多种形式进行法制教育,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通讯员 苏 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