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永不停步的煤海创新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永不停步的煤海创新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7 6:53: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陆亚明

       陆亚明1993年进入国投新集从事采煤工作,他自主创新的“综采工作面安全精细化管理确认法”被国投新集公司推广,他所带领的综采队更是实现六年安全无事故。

      2006年,时任生产副队长的陆亚明,深知生产事故给工友及家属造成的身心伤害,内心便萌发了改变煤矿安全管理的想法。“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煤矿各类生产事故发生,杜绝对工人的伤害吗?”陆亚明从此开展了安全管理的创新探索,结合自己多年现场工作经验,针对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实际,他通过收集、分类、梳理矿井历年的综采安全事故,认真分析每起事故的发生原因,利用业余时间,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经过近四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包括综采工作面十五项主要工作程序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制,并在他所在的1600工作面试行推广。制度实行之初,由于需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操作程序,许多职工不理解也不愿执行,陆亚明就每天在班前班后会上讲,然后跟着每个小班入井,现场引导教育职工正确执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在推广制度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入井12个小时以上,同事们不理解,都说他你是管生产的,其它的管那么多干什么;家人有怨言,为了制度的编制和执行,他半年多就回过一次家,还只呆了半天,家中老人生病,孩子上学事事都没时间过问。经过半年的实施,陆亚明所在采煤队“三违”率下降超过50%,并杜绝人身事故。如今安全精细化管理制度已从当初的15项逐步完善到现在的45项,并推广到全矿各大系统,提升了矿井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国投新集二矿实现连续三年安全无事故。

      2009年,为解决131108大俯采、大倾角、转采和大仰采工作面的开采技术难题,陆亚明带领队技术人员,日夜紧盯在现场,边实践边探索,现场查看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解决安全生产难题。面对工作面坡度最大达到40度,陆亚明每天不知要来回上下多少趟,工作服每天如水洗一般,在工作面生产的初期阶段,一个月他就瘦了近20斤,同事们劝他休息两天,可陆亚明却笑着说:瘦了人显得更精神!正是有着这种乐观精神,陆亚明在工作面回采、撤除的一年时间,先后解决了大倾角运输机防滑、支架防倒滑、大倾角煤机放大滑、采面系统配置、防治水管理等40余项技术难题,并实现工作面的安全回撤,打破了当初许多人“工作面不可能安全回撤”的断言,挽回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并为公司开采大倾角煤层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0年,针对120605工作面回采期间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褶曲发育较多,煤质回收率低等问题,陆亚明突破传统综采工作面遇褶曲构造全断面回采的作法,采取超前分离分段开采法,成功度过120605工作面的褶曲带,不仅实现煤质比计划平均提高500卡/克,还多回收煤炭21.6万吨。创新采用“锚索吊梁超前支护法”取代传统的单体液压支柱,有效解决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提高了安全支护效果,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并节约成本投入100多万元。

      2012年,为保证1煤层210108试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两淮地区1煤层开采收集积累经验,陆亚明带领技术人员,在公司和各科研单位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下,针对1煤瓦斯、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完成了工作面试采期间各项数据的观测统计分析,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防治体系,实现工作面首月试产安全顺利推进120米,为矿井解放优质煤炭资源3000余万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陆亚明先后被授予“安徽省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国投集团“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最近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陆亚明依然在自己热爱的煤炭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辛苦汗水书写着当代矿工爱岗敬业的新篇章。

(通讯员 陈峰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