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葡萄管理的最重要措施就是穗前喷药,重点在于防治灰霉病和穗腐病。同时,最近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我们要密切关注葡萄有没有开花,如果发现有死花的,要尽快的掐头,平着穗子以上,最少要保到四至五片叶子。”5月3日上午,大通区上窑镇红光村村民王宗村的葡萄园里,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正在现场为当地葡萄种植户讲解葡萄管理技术。
王宗村告诉记者说:“我们红光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我自己就种了有三亩多。今天,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不仅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葡萄种植知识,还现场传授实用技术,这些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对我们帮助非常大,因为现在正是葡萄种植的关键时期,有专家及时给我们传授技术,我相信我们种植的葡萄一定会丰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农科所今年承担的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为700人,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市农科所在强化监督管理的同时,以对口培训、就近培训、现场培训作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的重点,不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农科所所长平庆江向记者介绍说:“今年是我们淮南农科所连续第五年承担农民培训任务,我们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主要是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根据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对口培训,比如说今天我们在红光村举办培训班,就是因为红光村的群众种植以葡萄和蔬菜为主,针对这个葡萄和蔬菜,我们就请葡萄和蔬菜方面的专家来给大家进行授课和现场传授实用技术。第二个是开展就近培训,为了帮助农民兄弟节约时间和解决培训中的实际困难,我们就在农民兄弟家门口开展培训。第三是开展现场培训,结合生产实际,我们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现场传授实用技术,像今天在红光村举办培训班,理论课结束过后,我们马上带农民兄弟到葡萄园里进行现场教学,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地帮助农民兄弟解决当前葡萄生产中的有关问题。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的目的是着力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农科所在一如既往做好农民培训的同时,将把我们农科所的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在开展农民培训的过程中把我们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广到农村的千家万户,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