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热线新闻 > 年味中的“变”与“不变”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年味中的“变”与“不变”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2/19 6:57:1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过年,讲传统,讲习俗,既是人之常情、庆祝方式,又是体现家国、民族认同感、凝聚力的重要标志,许多有意义的成分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这是不应改变的;而伴随着岁月变迁、社会发展,其中一些与时不合、与俗无益甚至已经严重畸形和变味的方式,该不该趁早改变,值得我们深思。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美丽的诗句,描写了古老的农业国度过年的热闹喜庆场景。而如今,一入春节,我们年年都会听到放鞭炮炸伤人、引发火灾的报道,今年也不例外,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引发空气污染。据报道,春节前几天,安徽合肥、陕西西安等地便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城区大气污染,迷雾重重,经检测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

      笔者曾经思考,为什么东西方节日文化典型代表的差异会这样大,而东方节日庆祝的典型方式又这样具有控制力;西方社会过节,人们都到剧场去听音乐会,在华美旋律中去放飞思绪,感受喜庆,憧憬未来,而岁岁年年的中国人非要在辞旧迎新时听一场次第登场、霹雳叭啦、席卷八方的噪音“交响”方才过瘾,直震得襁褓婴儿哇哇啼哭、八旬老人心脏扑腾乱跳,究竟图个啥?
生产鞭炮,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弄不好还会频发安全事故。现在有人腰包鼓了,赶上过节,没完没了地购置、燃放鞭炮,只为攀比、显富,满足虚荣心,其间造成的浪费、污染,谁来计算?

     传统是要继承,但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因循守旧,那些与发展要求格格不入、甚至过了头的做法,就应该寻求改变。

      说到过年传统,还不能不提过节宴和压岁钱。这些同样带有农业社会烙印的传统,今天依然带给人们新的喜庆和祝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彰显着热情好客、海纳百川盛世大国的风貌。而美好的传统与习俗一旦走了样,鲜花也会变成毒酒。
君不见,逢年酒席上胡吃海喝,推杯换盏,要面子,讲虚荣,大兴铺张浪费之风;酒桌之上,虚与委蛇,假意奉承,感情深一口闷,借酒达意,暗渡陈仓,大长贪污腐化之风;请客送礼,金玉其外自我标榜,无所不用其极,等客人一走,再联系礼品回收店,将礼物换成钞票,大行拜金堕落之风;孩子收了压岁钱,不是想着买书读、长知识和做些有意义的事,而是公开炫耀,相互攀比,比着谁的压岁钱多,谁的亲戚是大款,谁的长辈有权势……幼小的心灵中就助长了虚荣攀比、不劳而获之风。这些披着传统外衣实则畸形的变体,这些因庸俗世观而变了味的“年俗”,既非传统,又非习俗,更如社会的脓疮病痈,遗患极大,亟须改变。

      想要变,说难也不难。多年来不良风气之所以难以改变,与人们普遍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和盲目从众的心理有关。破除陋习、抵制不正之风并非难于上青天。只要调动一切宣传、教育、引导与激励的力量,弘扬真善美,鄙弃假恶丑,在发展中不断求提升、寻突破,假以时日,社会风气就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万 翔)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