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把百姓需要作为首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把百姓需要作为首选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5/12 0:02: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度——把百姓需要作为首选

  项项惠民工程,件件利民实事,张张开心笑脸,串串和谐音符……田家庵区社会事业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政府职能的不断加强,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使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了改革成果。

  教育,造就人才的“蓄水池”

  “最近几年,我们围绕‘电教实验普及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资源网络化、运动场地塑胶化、校园环境园林化’,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田区十八小校长鞠子汉如是说。

  细观最近几年田家庵区教育事业发展,不难发现,该区始终坚守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原则,教育惠民一直是该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头戏。

  惠民政策是有力支撑。去年,该区共拨付义保经费1530余万元,其中补助全区中小学公用经费1450余万元,寄宿生补助12.6万元,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教科书补助14.364万元。共排查学校81所,面积268705平方米;共鉴定学校57所,182789平方米;12所学校撤并或迁建,15446平方米。

  素质教育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科技小论文、小制作、科幻画比赛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之中。龙湖中学被命名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区实验学校、淮化中学、田十八小被命名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

  城乡各类教育得到均衡发展。目前,该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97%。全区农村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5%;城市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7%。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为99.7%。学前三年入园率为86.3%;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7.4%。

  文化,城市灵魂的“栖息地”

  在安成镇连岗综合文化站广场晨练的连大爷说:“现在好了,自从建了活动场所了,每天早晚这里可热闹了,有乒乓球、室内有健身器材、室外有健身路径,每天来这里锻炼的多达几百人!”

  近年来,田家庵区以“共享文化成果、共建和谐家园”为目标,以建设文化强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

  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快速推进,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已经全部交付使用。10个农家书屋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全部结束,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安成镇、史院乡两个综合文体站投入使用。

  群众性文化活动竞斗芳菲。在第二届中国·淮南国际少儿艺术节暨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该区有10个节目获得了“小荷风采”最高奖——“小荷之星”奖。连续成功举办了区21届少儿艺术节、4届社区文化节和19届老年艺术节。

  卫生,百姓健康的“守护神”

  “以前到医院看病需要排队挂号,非常麻烦,现在我家小区里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我感觉不舒服,随时都可以去咨询一下呀,测测血压呀,小感冒什么的在社区服务站都可以解决。”田家庵区阳光国际城社区居民马玥面对笔者的采访兴奋地说。

  随着政府投入加大,田家庵区卫生系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全面落实“新农合”政策。目前,全区参合人数达92044人,参合率达到99.99%。这一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结束了农村贫困家庭“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

  大投入带来大变化。目前,该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搭建完成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设施,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7个;全面完成了5个乡镇卫生院的扩建任务,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13个。

  如今,一张遍及城乡的卫生保障网正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康!

  漫步广场,看到人们或散步、或打太极拳、或跳舞,一幅和谐的晨练图让人心醉;遥望城区,一栋栋将要拔地而起的崭新高楼、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宽阔马路,让人欣喜……花团锦簇年复一年,田家庵区社会事业恰似一朵奇葩一路绽放。

(通讯员 赵明康 记者 张 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