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社会和谐度——把百姓需要作为首选
项项惠民工程,件件利民实事,张张开心笑脸,串串和谐音符……田家庵区社会事业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政府职能的不断加强,公共服务的优化升级,使更多的百姓享受到了改革成果。
教育,造就人才的“蓄水池”
“最近几年,我们围绕‘电教实验普及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资源网络化、运动场地塑胶化、校园环境园林化’,加快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田区十八小校长鞠子汉如是说。
细观最近几年田家庵区教育事业发展,不难发现,该区始终坚守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原则,教育惠民一直是该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头戏。
惠民政策是有力支撑。去年,该区共拨付义保经费1530余万元,其中补助全区中小学公用经费1450余万元,寄宿生补助12.6万元,城市低保家庭学生教科书补助14.364万元。共排查学校81所,面积268705平方米;共鉴定学校57所,182789平方米;12所学校撤并或迁建,15446平方米。
素质教育扎实推进。组织开展了科技小论文、小制作、科幻画比赛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之中。龙湖中学被命名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区实验学校、淮化中学、田十八小被命名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
城乡各类教育得到均衡发展。目前,该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97%。全区农村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5%;城市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7%。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为99.7%。学前三年入园率为86.3%;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7.4%。
文化,城市灵魂的“栖息地”
在安成镇连岗综合文化站广场晨练的连大爷说:“现在好了,自从建了活动场所了,每天早晚这里可热闹了,有乒乓球、室内有健身器材、室外有健身路径,每天来这里锻炼的多达几百人!”
近年来,田家庵区以“共享文化成果、共建和谐家园”为目标,以建设文化强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工程。
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快速推进,9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已经全部交付使用。10个农家书屋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全部结束,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安成镇、史院乡两个综合文体站投入使用。
群众性文化活动竞斗芳菲。在第二届中国·淮南国际少儿艺术节暨第五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该区有10个节目获得了“小荷风采”最高奖——“小荷之星”奖。连续成功举办了区21届少儿艺术节、4届社区文化节和19届老年艺术节。
卫生,百姓健康的“守护神”
“以前到医院看病需要排队挂号,非常麻烦,现在我家小区里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我感觉不舒服,随时都可以去咨询一下呀,测测血压呀,小感冒什么的在社区服务站都可以解决。”田家庵区阳光国际城社区居民马玥面对笔者的采访兴奋地说。
随着政府投入加大,田家庵区卫生系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全面落实“新农合”政策。目前,全区参合人数达92044人,参合率达到99.99%。这一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结束了农村贫困家庭“小病拖、大病扛”的历史。
大投入带来大变化。目前,该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搭建完成并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设施,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7个;全面完成了5个乡镇卫生院的扩建任务,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13个。
如今,一张遍及城乡的卫生保障网正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康!
漫步广场,看到人们或散步、或打太极拳、或跳舞,一幅和谐的晨练图让人心醉;遥望城区,一栋栋将要拔地而起的崭新高楼、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宽阔马路,让人欣喜……花团锦簇年复一年,田家庵区社会事业恰似一朵奇葩一路绽放。
(通讯员 赵明康 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