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集实验区建区10周年,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毛集这个在江淮大地上灾后重建多难兴邦的典型,可谓“筚路蓝缕创大业,十年艰辛不寻常”,现在,又在淮南“两型城市”的建设中阔步前进。
——毛集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综述
5月的焦岗湖畔,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毛集实验区“一年出形象、二年抓提升、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战略目标正如火如荼进行之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两型城市”、实施“一主两翼”为主题,大力推进“三区互动”,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毛集的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实现了“七个历史突破”,取得了“六个增幅第一”,被省政府“皖北办”誉为“毛集速度”。GDP在多年低速徘徊后,达到14.19亿元,增长11.8%,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9家猛增至20家,增幅达122%,高居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速231.4%,高居全市第一;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8%,高居全市第一;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上年2.76亿元猛增至7亿元,增幅达153%,高居全市第一;随着政策性划转,预算内财政收入由上年的3019万元猛增至7320万元,增长142.5%,增幅高居全市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375元,高居全市农业县区第一。
毛集的品牌更加闪光。去年以来,继“国家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之后,争取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民营科技产业园”的牌子。特别是毛集至夏集的12.23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顺利获批筹建。
毛集的项目明显增多。去年以来,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共实施项目50个,与深圳华侨城、张家港沙钢集团、义乌金华温州商会洽谈,初步达成建设“休闲度假、建材大市场、自主品牌日用品市场”项目,一批支撑力和拉动力强的项目有望落地。
毛集的社会和谐稳定。毛集中学整体“上划市管”加快实施,有望暑期挂牌;毛集医院已顺利上挂、被批准为“淮南市第八人民医院”。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念恩桥》即将开拍。针对在项目区兴起的抢建违建之风,推行干部包村(居)制、“三级”巡查制、群众举报制、奖惩兑现制等“四制联动”,开展城乡拆违控违活动,使抢建违建得到遏制。强力推进生态建设,掀起了春季绿化造林新高潮。新建绿色长廊4个,新增绿化面积3000多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8%达22%,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2%,在全市名列前茅。信访稳定工作在2009年信访总量69批次,来访批次、人次、来信件次分别比上年下降18.8%、59.1%、52.8%。
毛集的党建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了“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讲习所开班63期,教育培训8241人次,其中培训干部3527人次、农民3026人次。
采访中,该区负责同志表示,今年是该区实施五年建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的第二年,是实验区建区十周年大庆之年,今年的核心任务是“提升形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思路和对策是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为抓手,以建设“两型城市”、推进“一主两翼”为主题,加快实施“六大工程”,即全力以赴实施“提速扩量”工程、“景区突破”工程、“城镇扩容”工程、“园区建设”工程、“产业壮大”工程、“创新驱动”工程,努力开创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