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望峰岗镇建设“两型城区”的科学谋划,正向下延伸,向村(居)延伸,向基层党组织延伸——开启“动车组” 从头“动”到尾
鞭炮齐鸣,机声隆隆。庞大的挖掘机扬起巨臂,进退自如。4月底,在人们期盼的目光中,永青农民新村破土动工了——在建设“两型城区”的新征程中,望峰岗镇展示了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形象:上下“动”起来,从头“动”到尾!
承接东西部的谢家集区望峰岗镇,是本市城郊结合、工矿集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乡镇。在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建有五大国有统配煤矿和许多对小矿井。目前,2/3的区域已变成采煤沉陷区。资源型城区“矿竭城衰”的矛盾较为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重。基层干部常常花费一半的精力,用于村庄拆迁、征地补偿、解决矛盾等民生诸般难事上。听说有这么一个自然村,因为居住区沉陷,村民搬了三次家了。
显而易见,“建设两型城区、促进科学发展”这副担子,在这里尤为沉重。
也就是上个月6日,望峰岗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谋划,开启了“建设两型城区、促进科学发展”的大讨论,讨论层面涵盖产业转型、节能减排、城乡发展、资源节约、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六大类。值得关注的是,镇党委郑重提出了“动车组”的新概念,其寓意是:开足马力求突破,上下联动谋发展,加速推进基层党组织在“两型城区”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开放互动,难在扩面;上下联动,贵在深入。这个镇破例祭出了一招,将“大讨论”活动向下延伸,向村、社区、企业延伸,向基层党组织延伸。镇党委及时成立了8个调研小组,分头下到基层进行专题调研,捋出了在“加快产业转型、统筹城乡发展、推行资源节约、构建生态文明”方面存在的6个方面的共性思想问题,收集、梳理出了基层干部群众提出的11条意见,着力解决与“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两型城区”不和谐、不适应的现实问题。
巡访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望峰岗镇,记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里,催生了日益壮大的物流园,崛起了规模宏大的再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集聚了一批全新的“两型产业”,承接了涉及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等煤炭伴生资源的治理及综合开发的重任。宏泰钢铁、固硫型煤、鑫森物流,正不断显示攻坚克难、寻求机遇的企业形象。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战略目标的积极探索,在这个区域已激起更大的呼应。
捋清思路,凸显实效。永青农民新村,将安置801户沉陷区搬迁农民,是一种创新式的搬迁安置方式。它的选址,并不是属于自己村的范围,而是在邻近的山余村选中的220亩地,将集中安置原来5个自然庄的搬迁安置户。最近,征地补偿、地质勘探、规划设计、公开招标等前期准备工作均一一告竣。施工人员已进场兴建首批80户房屋。
先行一步的周郢新村,也加快“变脸”。占地86亩、4.5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已完成了六至七成。多层建筑主体已全部竣工,30栋两层楼正加紧建设。据了解,年底前当地沉陷区的安置户将入住新家园,尽情分享科学治理沉陷区的一缕缕阳光。
(记者 胡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