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焦岗乡农业标准化走笔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制定农业标准。近年来,我们焦岗乡与区质量技监部门把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作为新时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开展了小麦攻关、水稻提升行动,连粳6号、盐粳11号、烟农19、皖麦52等优质品种得到推广,优质品种率达100%。”该乡党委书记刘群如是告诉记者。
在美丽的焦岗湖畔,有一片神奇的沃土,这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日益凸显,已经实现了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顺利转型。这就是位于淮南市西南门的毛集实验区焦岗乡,这里是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和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生产基地。
4月6日,记者在农业科技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一望无垠的焦岗乡田野,这里人勤春早,处处充满着希望。勤劳的农民正在田间劳作,绿油油的麦田在风中摇曳,如波涛涌动般一浪接着一浪涌向远方。
据了解,焦岗乡去年土地流转3860亩,以标准化种植为载体,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实行“四统一”规范种植,即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种植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收获,促进了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管理上水平。
焦岗乡农业资源丰富,结合农业实际,该乡组织专家学者对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进行深入调研,本着产量高、质量优、成本低、效益好的原则,对全乡农业制定了统一的种植标准、种植体系和技术规范,积极改变农产品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和无标准流通的状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将标准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关键。焦岗乡与区质量技监局建立了农业标准化五大配套体系,即主要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示范体系、农产品龙头企业标准体系、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从园区规划、土壤质量、种植规范、田间管理、农业收获到企业加工、出厂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标准,建立起一套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农民主动实施的农业标准化运作机制。
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向。焦岗乡通过媒体宣传、召开会议、举办种植培训班、聘请专家田间现场指导、向农户印发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等方式,层层动员,典型示范,营造了标准化种植的浓厚氛围,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和标准化种植意识。毛集实验区形成了史集向阳农牧专业合作、新飞养鸽专业合作社、万岗麻花食品专业合作社、周台五彩米专业合作社、黄炎军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种植格局,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丰收的良好局面。
通过农业标准化,该乡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64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完成4850万元,同比增长100.5%;农业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1%;粮食总产4.4万吨,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同比增长14.6%;农民储蓄存款人均4800元,同比增长11.4%。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