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长问计于民座谈会代表意见和建议办理情况的追踪报道(县区发展篇)
在此次市长问计于民座谈会中,代表们提出的各县区办理的意见和建议共有28项,其中8项为主办件,另20项是协办件。对市民所提出的这些有关县区建设发展的问题,近日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受市政府指派,对各县区落实、办理市长问计于民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督察。本报热线记者也对此进行了关注和整理。
社区人员和经费配置有些不合理
在会上,来自田家庵区社区的廖青霞代表提到,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服务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田家庵地区有的社区人口只有1000多户,而有的达到5000多户,可目前各社区工作人员的配置和经费却都是一样的,不够科学合理,给社区管理带来不便,希望在以后的规划中,就社区工作人员和经费的配置问题要与社区居民实际人数结合起来,充分规划考虑。
田家庵区答复: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好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发【2007】29号}文件就这两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规定:“管辖2500户以下的社区,每年每个社区工作经费不低于1万元,管辖2500——3500户的社区,每年每个社区工作经费不低于2万元,管辖3500户以上的社区,每年每个社区工作经费不低于3万元。社居委成员应依法选举产生,原则上按照社区实际居住居民每300户配置1名,我市的城市社区,一般设有专职党组书记或副书记1人,社居委干部5-9人,大多配备了计生、综治、军嫂等工作协理员。但由于我市社区工作与居民活动用户十分紧张,一些社区很难安排补充人员。关于社区工作经费,目前由于区级财政经费紧张,未能很好落实到位,下一步将督促县区落实市里制定的标准,加大投入,在工作人员和经费上切实予以保证。
拓宽延伸改造部分次干道及支路
来自谢家集区园林处的穆勇代表在会上对谢区道路建设进行了关注。他说,目前淮南市正处于大建设当中,谢区主干道的拓宽改造极大地缓解了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了过境车辆的通行能力,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可有些次干道却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需求和百姓出行需求。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能拓宽延伸、改造健康路、平山路等城市部分次干道和支路,使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建设带来的好处。
谢家集区答复:近年来,谢家集区政府不等不靠,积极努力,改善辖区内的道路面貌。目前沿矿路改造工作已经完成,蔡新路由双向车道改成双向六车道,中间隔离带,更新路灯、公交站台,人行道安装景观灯等改造工程也已完毕;谢李路扩宽改造了路面路况并安装了路灯。目前正在改造的道路还有卧龙山西路、谢李路、谢三路。近期还将开工改造健康路、平山路。在改造城市主次干道的同时,谢家集区还将新建夏郢孜路和沿山路,届时将极大地改善谢家集区城市交通环境,方便居民出行。
城市排涝问题要引起重视
在会上,穆勇代表还建议政府能重视城市排涝问题。他说,谢家集区城市排涝系统建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能基本满足城市排涝泄洪需要,但管网老化严重,亟待加固维护,特别是谢家集区环卫处穿谢李路和徐张铁路线经矿门口至淮西湖地段,目前现有的排涝工程不容乐观,如不进行分流,沿途路段必将形成内涝,给市民的生活造成不便,因此他 建议采取片石砌沟加盖板的方法,并与即将开工的谢李路同步施工,尽快完成,彻底解决城市排洪问题。
谢家集区答复:谢家集区政府及市建委高度重视城市排涝问题,就代表提出的建议,市建委曾组织专家实地勘察,因为穿徐张铁路方案需经上海铁路局批准且城市污水入淮西湖会对湖水形成污染,因此,综合各方意见,认为暂时还无法实施。近两年,区政府和市建委先后投资60余万元治理谢区截洪沟,同时加紧对东、西部城区排涝实施方案进行编制,并将城市水系治理列入大建设计划中。
加快推进拆迁工作
来自谢家集区的代表宋家坤在座谈会上提出建议,希望当地政府能加强对拆迁工作的领导,齐抓共管,加快推进。
谢家集区答复:谢区政府已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推进拆迁工作,每项重点工程实行党政领导包保制和部门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做到每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建立健全项目推进和监督机构,动态管理,跟踪落实。同时实行部门联动、定期调度、征迁包干、限时办结、全程监督工作机制。
执法部门采取措施维持拆迁秩序
会上,宋家坤代表还建议,在拆迁工作中,对极少数无理取闹的拆迁户要由执法部门采取措施,维护拆迁秩序。对拒不搬迁的住户要依法进行强制拆迁,有关部门在履行相关职责的过程中要加快进程,提高效率,减少损失、维护公正。
谢家集区答复:为切实维护稳定,保障大拆迁,针对前期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谢家集区印发了《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继续加大对《信访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依法信访维权意识,加强拆迁安置的宣传和展示,引导群众认识拆迁对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对不配合拆迁、无理取闹和违章搭建的,依法予以强制拆迁。近期,谢区已启动了部分被拆迁户(含单位)的强制拆迁手续,树立“早拆得便宜,晚拆少得利,不拆不得利”的良好拆迁风气,营造浓厚的大拆迁氛围,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当地法院也会按照拆迁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正,依法办事。
泄洪沟治理可否纳入大建设中
来自八公山区商会的代表毕昌林也对八区的排涝问题进行了关注。他提出,八公山区泄洪沟堵塞严重,主要是近几年沿沟居民乱搭乱建所致。晴天时泄洪沟就是一条臭水沟,而下雨时这里又形成了倒灌,平时治理时也只是疏通,只治标不治本。他建议将泄洪沟治理纳入此次全市大建设规划中,加大投入,彻底根治,为当地百姓造福。
八公山区答复:八区政府和市建委、市水利局高度重视泄洪沟治理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对泄洪沟进行清淤清障。一是区政府每年制定防汛预案,将泄洪沟清淤清障进行分解划段包干,责任到人,任务明确。同时,严格清淤清障完成的时段和标准,确保汛期里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对重点部位进行专项治理。今年,经多方努力,由市建委牵头,委托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八公山泄洪沟治理规划》已经通过评审,初步概算投入6300万元。下一步,八区将乘全市大建设东风,加大资金投入,彻底治理八公山泄洪沟,造福当地百姓。
建议增加潘集区环卫清扫设备
来自潘集区环卫处的代表孟强富在会上建议增加潘集区的环卫清扫设备。他说,潘集区清洁道路由2008年的36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44万平方米,所有道路都是人工作业,机械清扫设备少,环卫设施落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他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给予支持,增加道路清扫车等。
潘集区答复:近年来,市市容局先后在潘集区改建了垃圾中转站,配置了道路洒水车、面包车等环卫设施,并将继续加大对潘集区环卫设施的投入。潘集区也不断加大对环卫工作的投入,近期将购置一辆垃圾转运车。
(记者 柏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