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精美紫金石欲向世博会亮名片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精美紫金石欲向世博会亮名片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9/17 0:37:2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超前打造时代元素的新亮点,淮南市首届大型紫金石艺术展光彩照人

      一方方瑰丽的紫金石,凝结着飞向世博会的闪亮元素,在本届豆腐文化节盛典期间独显异彩。9月16日上午,冲刺世博会极品石——淮南市首届大型紫金石艺术展,在市体育文化中心乒乓球馆揭幕。

      奇石荟萃,魅力无限。这绝对是一次高规格、大规模的淮南紫金石博览会。主办方是市文化局,市体育局,八公山区委、区政府。而承办方,则是今年刚刚问世的淮南市观赏石协会。展会时间5天。

      积淀着沧海桑田般岁月印痕的紫金石,这一回将结群出远门,到上海世博会激情“秀”一把“城市名片”独特的风采。据透露,上海世博会计划设立两个奇石特展区。而出自淮南的约200件紫金石珍品,将与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广东英石并列入展,共同作为神州奇石的瑰宝彰显灿烂的“石文化”。

      先睹为快吧,目光流连在这片石头的“大千世界”里,很快便凝固起来。400余件紫金石、紫金砚等,让“历史名片”灿然生辉。在首届大型紫金石艺术展中,包括我市在奥运期间人民大会堂展示的紫金奇石,有历届中国观赏石展上的获奖作品。号称“天下第一雕”的歙砚大师方见尘,以刀代笔,雕刻的一方极品紫金石砚台——“寿星献桃”,近日才从黄山运来。其刀法流畅,韵味古朴,让宾客叹为观止。

      演绎出天工造物般神奇的紫金石,让我们见识到了意想不到的奇美。

      奇哉紫金石,蕴含“天地”。赏石,亦是赏自然。取日月之精华、吸淮水之灵气的紫金石,天造地设出了一派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尺寸之内,意象变化万千。“瑶池献寿”、“惊涛拍岸”、“淝水之湾”、“一帆风顺”、“江山献娇”、“洞天福地”等佳品,看上去,就是一幅幅立体的画,形异色艳,不加粉饰,浑然天成。每一个诗意名字的背后,都深情记录着石友与美石相识相知的快乐过程。

      妙哉紫金石,孕育“生灵”。欣赏把玩紫金石之时,似乎有一个个鲜活的生灵跃出石外。“金鱼戏水”、“神龟踏浪”、“吉祥仙子”等奇石意境高远,令人称绝。天狗、貔貅、瑞兽、鸳鸯、河蚌、燕子、鲸等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有这样一对弥足珍贵的天然紫金石龟,前后发掘于同一个石坑里,大的重约1吨,小的也有七八百公斤重,其中一个长约1.4米,宽0.8米,号称“一坑双龟”,全国罕见。

      一度沉睡在八公山麓的历史名石,至改革开放后才真正醒了。上世纪80年代初,赏石热在淮刚刚兴起,后于2000年升温渐入高潮。淮南市一批有识之士致力于紫金石的开发研究,让始于东晋、盛于唐、至清几乎绝迹的千古奇石制砚再放异彩。从第二届至第八届中国赏石展,还有两届亚太地区的盆景奇石展,我市均有名石获奖。目前,本市已建成一定规模的采石、藏石、雕石、刻章的奇石产业链,赏石市场固定店面及摆摊设点经营奇石的有百余家。

      与八公名山相伴的淮南人,很早就有“紫金石情结”。独特的天然百种紫金石,分布在八公山麓的刘老碑、郝家圩、龙茅冲、闪家冲、南塘一带,约10公里长、2公里宽的山谷条带里石源丰富。于是,一批批“石迷”、“石痴”涌至八公山找石头,刨石头,采石头,到最后买石头。一方方绚丽多彩的紫金石,也随之被请到千家万户的案头。在一些机关、厂矿的大门前或庭院里,我们也看到矗立着一块块巨型紫金石,颇为高雅、大气,抢足眼球。

      渐行渐近的上海世博会,能否将八公山紫金石引入新的佳境?能否助推淮南打造更新更美的“石文化”、更大更强的“石产业?又能否将淮南的这一“城市名片”擦拭得更加明亮呢?我们揣着梦想,拭目以待。

(记者 胡金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