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开工建设,两年内建成开馆
在合肥科技馆痛痛快快玩了一天,对于淮南市洞山中学7年级11班的张雪晴同学来说,这是今年暑假他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张雪晴同学的母亲陆女士告诉记者说,放暑假后,孩子天天在家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为了使孩子的暑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周末的时候,她带孩子到合肥科技馆玩了一天。在合肥科技馆,孩子不仅痛痛快快地玩了一次。而且通过玩,孩子还学到了许多科普知识,现在孩子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了。
“我们淮南什么时候有自己的科技馆就好了”!陆女士不无遗憾地说:“到合肥科技馆去玩虽然花费并不很多,但路途较远,去一次总觉得还是很不方便,如果家门口有一座科技馆,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该有多好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青少年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都同张雪晴同学和他的母亲陆女士一样,对建造淮南人自己的科技馆有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9月15日,淮南科技馆将在山南新区正式开工建设,淮南没有科技馆的历史即将结束了”。8月12日,市科协主席李从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淮南科技馆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淮南科技馆建设已批准立项,选址和环境评价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编制完毕,建设用地正在报批,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淮南科技馆将在两年时间内建成开馆。”
据了解,为了高标准地规划建设淮南科技馆,我市邀请了国内五家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方案设计,各设计单位按照招标要求,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按时提交了设计成果,经过专家组的认真审查、评选,最终由中国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交的DNA——双螺旋结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淮南科技馆的设计方案。
市科协青少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DNA通过酶的活性催化而自我复制,表现了生命、自然和人类对于未来生生不息、勇于探知的意境,用DNA的双螺旋结构设计来建筑科技馆,充分表达了我市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同时双螺旋的一侧高耸,一侧嵌入水体,“双如意”结构也显示了科技馆的谦逊而包容万千的姿态。
“科技馆是以科普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公益场馆,淮南科技馆新建工程占地55亩,建筑面积为15000m2,投资达到13650万元。市科协主席李从玉强调,淮南科技馆的建设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 苏 强)